A14: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末,全民读书模式开启
朱渊 鞠文韬   
  为期7日的书展,迎来唯一一个双休日,也开启了全面周末阅读模式。记者昨天一早进馆,就被人海景象震慑,下午再进馆,门口的长龙已经沿威海路蜿蜒至陕西南路。书展中,随处可见的是拿着书靠着墙角或坐在台阶上废寝忘食的孩子,举着放大镜研究展览卡片的老人,还有平日不得闲周末来补课的白领。更有妈妈晒出了儿子七日书展的课程表,惊呼都不用再报“暑托班”,只管送饭省心又省力。

  最文化最安全的“暑托班”

  “问他22号出去玩,那书展怎么办,小家伙头也不抬说,那就不出去完了。于是每天准点‘上班’,当妈的只需要定时送饭即可,书展门票当天可多次出入的规定,简直是太贴心。”书展期间,朋友圈里有不少像单小姐这样的妈妈,把精力无处释放的孩子“托付”给书的海洋。于是调皮的、乖张的、奔放的、内向的,统统找到了安放处,不管你的孩子个性多独特,都能找到更独特的书镇住他。

  不少为暑假无人带娃的妈妈,感慨应该给书展颁发最佳“暑托班”奖章,解决了双职工家庭暑期带娃难题。隔绝了家里的电视机、游戏器的干扰,孩子们在书海中寻找到新的乐趣,每天都有兴奋点。同样将孩子“寄放”书展的袁小姐也表示:“从开始看简单的英文绘本,到后来能啃哈利波特的英文版小说,有兴趣又投入让孩子进步突飞猛进。比报什么学习班都有用,门票比学习班费用便宜多了。”

  至于会否担心孩子的安全,妈妈们的回答是:“小宝宝当然还是要在家长看护下,十岁多的孩子都有安全意识了,再说我总相信,爱读书的大多不会是坏人。”

  最美的书和最美的人

  书展,除了能够让你遇见梦寐以求的书,也能让你遇见梦寐以求的人。书展中,近千场读者见面会或是签售会,都是铁杆粉丝们得以近距离接触心目中的“知识化身”的契机。

  一个签售会上,研究生毕业的采采,挤在一群小孩子中间,她是来找“男神”签名的。采采说:“小时候刚接触动物小说,并不完全能看懂,但是能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真实,和人与动物间的情感。说到收获,采采沉吟片刻说:“看的时候就是被情节锁住,被情感震撼,过了很多岁月如今回头看,我觉得是他们让我变得善良,不论曾经或者未来遇到什么挫折,在我心里会因这些小说的滋养,保留一份柔软,保留一份对世界的宽容。”

  最好的方式是全年阅读

  书展上最多的人群是老人与少儿。双休日,才多了一些“扶老携幼”来看书展的成年人。带着母亲和女儿来书展的沈女士,是大学教师。她看到书展里来往的老少,颇为感慨:“想想自己也算是知识分子,好歹自己也算是文艺青年。但是,仔细想想,自己一年半载都看不完一本完整的书。”在基金公司担任经理的刘俊,也是因为周末才有空来逛一圈:“看到书展盛况,我回想平常,参与更多的都是一些理财讲座、成功学堂,但是基本没有沉下心来看一本滋养心灵的书。”

  上班族困于各种生活压力,很少能把时间分配给阅读。书展带动阅读,似乎启动的是“周末读书模式”,但是真正对人能产生长远影响和正面意义的,是人人进入“全年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朱渊 实习生 鞠文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4版:读者之声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09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0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1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2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3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4版: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周末,全民读书模式开启
买书和读书
亲子朗读唱主角
书展即景
明日书展
“安谅的阳台·读书分享会”举行
尊重孩子的智慧与见识
新民晚报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A14周末,全民读书模式开启 2016-08-21 2 2016年08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