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0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志愿,致远
范洁
  范 洁

  “乌镇,我们明年再会!”今天,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闭幕。3天会期,1240名“小梧桐”志愿者,在幽幽水巷、弯弯拱桥、烁烁会场间,串起一道流动的“乌镇蓝”,绘成一幅青春的“中国美”。

  “小梧桐”之名,既音近“互通”,与互联网大会主题契合,又寓意“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栽热忱之心,迎四方来客,不也是志愿服务之本?

  今天,是国际志愿者日。

  从2008北京奥运会到2010上海世博会,从2016杭州G20峰会到2017厦门金砖会晤,志愿者身影遍布主场赛会。在肯尼亚关爱中心陪伴儿童、在马达加斯加热带雨林培育树苗、在尼泊尔地震灾区重建家园,海外志愿项目不乏中国面孔,是国际舞台上的新生力量。

  而在我们身边,“橙马甲”“小白菜”“蓝精灵”“红袖箍”,缤纷服务覆盖治安、交通、教育、医疗、环保、救助、法律等多个领域。据相关机构统计测算,至去年底,我国志愿者合计13480万人,占总人口的9.75%。这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

  人数越来越多,专业越来越细,志愿服务成为文明社会越来越不可或缺的部分,问题也随之而来。《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7)》日前发布显示,乱象发生在志愿服务发起、管理、保障等各个环节:“打着志愿者旗号征招廉价劳动力”“以志愿服务为名获取个人或团体利益”“志愿者的保险保障存在较大风险”……这些都亟待规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12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关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法规,明确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和管理体制、志愿者的责任义务和权益保障等。

  源起战时救护,志愿服务已有近百年历史,在道德的呼吁、人文的浸润下不断前行,而制度化是走向下一个百年的时代所向。条例只是第一步,如何落实与深化,如何配套与细化,不易,不懈——

  志愿,致远。有志亦有制,众愿方如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09版:公告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法谭
   第A26版:新民法谭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8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广告
南京路志愿服务今起“全天候”
志愿,致远
申城掀起志愿服务活动热潮
“健康‘医’点通”等榜上有名
个人不得购买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上海口岸首次截获害虫“黑绒绢金龟”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志愿,致远 2017-12-05 2 2017年12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