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项目在市民投票、医疗机构互选的基础上产生,开展时间长、居民受益面广、在市区形成一定影响力。普陀区中心医院“医”点通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嵌入式的健康促进服务,在曹杨、真如、长寿社区成立了3家“科学商店”,向居民普及用药安全、饮食健康、慢病防控等知识;普陀区利群医院打通了从医院(Hospital)到家(Home)的健康传播路径,“H to H”公益计划从膳食健康入手,通过“在厨房学营养”等系列活动,让居民学习菜品搭配、烹饪知识,目标是让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名“营养师”;2005年,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糖尿病小屋”,十多年来让1000多名确诊居民得到有效管理,辖区居民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也从最初的49%上升到91.75%。
近年来,普陀区卫生计生系统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常态化发展。各级医疗机构根据特色创新服务内容,从最初的导医、指路,发展到心理干预、康复热线等更高层次的服务。不久前,普陀区启动“绿丝带在行动”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针对不同群体的心理卫生需求建立了6支志愿者服务队,包括社区心理健康防治服务队、心理危机应急干预队、儿童心理健康指导团队、职场心理健康服务队等。长风街道白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打造了“忘忧草”心理慰藉工作室,关注老年病患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