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1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计大胆 与众不同
曹刚
  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采用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方案,与传统集装箱码头相比,体现了创新的发展理念和更高的技术含量。今天,一系列新颖而又实用的设计已从图纸变为现实,这座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经屹立在世人面前。大胆创新的设计思路,让洋山四期与众不同。

  ■ 堆场布局巧妙 自动化作业堆场是整个洋山四期占地面积最大的区域,宽2384.5米,纵深210米至446.5米、平均纵深396.5米,总面积为94.5万平方米。与洋山一至三期工程平均900米的陆域纵深相比,四期工程的堆场面积要小得多。但是,由于采用了全自动化码头方案,作业线与码头垂直布置,并采用了高密度堆垛方式,大幅度提高了土地与深水岸线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集装箱在港内运输距离的最短化。

  港区交通流自东向西,进场闸口位于东端,出场闸口位于西端,集卡进港后统一单向行驶。普通集装箱和冷冻集装箱的进提作业,均在堆场的陆侧交互区内完成。这种组织方式有效减少了外来集卡的行驶距离,车辆在港时间大幅缩短。因地制宜、效率先行的布局特点,让洋山四期的堆场通过能力比传统码头明显提升。

  ■ 首创多元交互 针对运量结构和装卸特点,洋山四期的自动化堆场装卸设备采用无悬臂、单悬臂、双悬臂三种轨道吊。

  无悬臂箱区和带悬臂箱区间隔混合布置。无悬臂轨道吊可在箱区两端与水平运输设备交互,而悬臂式轨道吊不但具备无悬臂轨道吊的所有功能,还可以直接与位于自身悬臂下的水平运输设备交互。

  丰富的设备类型,带来多元的交互模式,码头现场作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大大增强。目前,这种多元交互模式在全球的自动化码头中是独一无二的。

  本报记者 曹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中国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3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4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A20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2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家装专版
“智慧大脑”操控集装箱码头
设计大胆 与众不同
最好的上海大米,嘴巴吃了算
“医学传播学” 示范点揭牌
聚焦如何促进人类平稳迈向“AI时代”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3设计大胆 与众不同 2017-12-10 2 2017年12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