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时分,小楼里,纪念会临近尾声,铁门外,还有守候数小时的文学粉丝在苦苦等待着各自心中的大家出现。手中的杂志已被寒风吹得冰凉,心头的热情却丝毫未减。这出自于对文学的虔诚,更出自于文学赋予的力量。
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与一个时代、与人的梦想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精神力量。一篇好作品,一本好杂志,之所以能为千万人传颂,能长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是能从中听到作者的澎湃心声,更能唤醒读者对文学梦想的追求。
前些年,随着电视、网络、智能手机的次第兴起,许多人抛下书本投入了新介质的怀抱。然而,如今对精神力量的渴求却让更多人开始回想起读书的好处,读书的需求正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润物细无声地回归。而这种发于内心的文学需求,才是最可贵的阅读初心。
正如《收获》名誉主编李小林所总结的:“不趋时,不媚俗,不跟风。”海纳百川,刊载优秀之作是杂志社的追求。同样,这也是这个时代对文字的期待。
本文配照:
记者 郭新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