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媒体人打造设计生活方式~~~
媒体人打造设计生活方式~~~
媒体人打造设计生活方式~~~
媒体人打造设计生活方式~~~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媒体人打造设计生活方式
让书店成为创意的媒介
  近日,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文创50条”),成为上海文创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创50条”提出从8个产业领域打造“文创上海”,文创中小企业就是其中最有活力的部分。而做一个平台将这些活力聚合到一起,产生1+1>2,甚至乘法的效应,也是这个城市中很多有着文创情怀的人正在做的事情。从本期开始,本版将盘点你身边的文创新势力,一起感受设计让生活更美好。——编者

  在上海徐家汇附近,衡山·和集不仅是这一带新的人气中心,更是一个为文创工作者设立的展示和沟通平台。衡山·和集的整个聚合空间由四栋经改造的租借老建筑组成,创意总监令狐磊以白、黑、红、蓝四色命名它们。这里看似是一个书店,实际上,来这里的人不仅会选择看书、看杂志,还会看各种文创工作者布置的小型展览,或是听一听带着这些文创工作者最真实、最鲜活思想观念的讲座,也可以在这个类似于书店的空间里发个小呆,找个僻静处对着笔记本电脑埋头工作,抑或是约三五好友一起喝个咖啡,顺便凭着眼缘买几件来自于独立设计师的最新限量款,以及由买手从各种设计好物中挑选出来的精品生活杂货。

  按照令狐磊的话来说,未来可能生存下去的实体书店,应该是一个在美的形式下,提供内容和信息、构筑生活方式的聚合空间。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衡山·和集不只在经营出版零售的业务,也提供了让各种文创工作者在线下和人们发生面对面地交流。曾经在传统纸媒工作多年,了解令狐磊的人都知道他有很浓厚的媒介情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衡山·和集让他感觉自己仍在经营“媒介”:用好内容换取客人更多时间,同时也为上海的文创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衡山·和集几乎每周都有讲座、放映和读书活动,位于三楼的可变空间经常被热情的观众和读者挤得水泄不通。据工作人员称,除了一小部分媒体和活动特邀嘉宾之外,这些观众都是自发而来的。

  与此同时,衡山·和集也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创工作者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比如,独立策展人顾青就时不时会在这里办展。之前,她引入了日本传统手艺的广田哨子玻璃制品。而最近,她与碧山项目等联手,在衡山·和集以“在地好物”之名举办集合展览,将国内更多不为人知的传统手工艺带到大众面前。尽管和一些产值动辄千万上亿的文创公司相比,衡山·和集的产值体量不大,但是它却极为真实地反映了这座城市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上海大力发展文创产业的重要时代缩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家庭理财·广告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福彩专版广告
让书店成为创意的媒介
用空间语言解读教学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A22让书店成为创意的媒介 2017-12-23 2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