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据最新预报显示,刚暖了几天的申城,明天又要被冷空气“打回冷宫”,下周初气温再现冰点。
谚语准确率约为50%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农谚有“过了冬至节,一天长一节”的说法。过了冬至,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热量少,标志着冬天最冷的时候要来了。不过,此时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但每天散失的热量大于接收的热量,逐渐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为寒冷,所以就有“冷在三九”说法。
昨天,上海中心气象台还发布了一项有关冬至的有趣统计:申城最近16年来,“干净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净年”的准确率大约为50%,也就是说,有8年不符合谚语,有8年符合谚语。气象专家分析说,春节有没有雨和春节的早晚也有一点关系,一般来说,上海民间过年都要过到正月十五,如果该年的春节较晚,那就容易遇到回暖天气,天气回暖就意味着暖湿气流增强,遇到阴雨天气的几率也会增大。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谚语只供参考,两个月之后的天气即使用世界上最强的超级计算机也无法精确计算出来。
下周初郊区再现冰点
今天申城多云,傍晚前后转阴天,东部和南部地区有短时小雨。偏南风吹来暖意,气温继续回升,最高气温达到了16℃上下,成为入冬以来最暖的一天。但是,温暖只是短暂,寒冬从未远离。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周日受冷空气影响,申城风力增大,气温又要逐渐下降,下周一天气晴冷,早间中心城区最低气温跌至3℃左右,部分郊区再度跌至0℃以下,白天最高气温仅9℃,下周中开始气温会小幅回升,但整体升温乏力,预计最高气温都将在10~12℃间徘徊。
近期少雨干燥,申城火险气象等级都处于高位。据统计显示,整个12月上中旬,本市都比常年同期偏冷偏干。
23日夜间至24日,新一股冷空气将开始自西向东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带来4~6℃、局地8℃的降温,并伴有4~6级、阵风7级左右的偏北风。与此同时,困扰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中西部等地的霾天气也会因为冷空气的降临而有所改善,偏北大风吹散华北、黄淮等地的霾。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