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把我当“校工”
陈德良
  陈德良

  开学了,不由得想起31年前开学那天,我在公交车站迎接新同学的情景。

  那天上午,天气晴朗。交大附中是寄宿制中学,学生来报到,都是大包、小包,我便组织了一批老师和学生干部到车站迎接新生。从车站到学校要走四百多米路,于是学生的行李大都由家长提着。

  突然,我看到从51路公交车上走下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提着一堆行李,身边没有大人陪伴。看她吃力的样子,我立即走上前去帮她提起最重的一件行李,她见我胸前的红色校徽,说了声“谢谢师傅”。我们一起向学校走去,一路上,我们一问一答,知道她叫顾清,今年15岁,家住长宁区天山新村,考上交大附中十分高兴,考前只是想学校在徐家汇,离家不很远,不料学校是在市郊的高境庙,花了一个半小时,倒了两辆公交车才到了江湾公社车站。我问她怎么家长没有来送你,她说,爸爸因出差到外地去了,妈妈上班又请不出假,于是,只得靠自己,好在自己平时独立生活能力较强,父母也就放心让她一个人来了。一席话,让我大概了解了这个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

  走进学校,我在学生分班及寝室安排的名字板上,找到了她所在的班级及寝室,送到寝室,已有先来的学生在整理床铺、内务,看着大家手忙脚乱的样子,我不时提议东西该怎么放,蚊帐怎么挂等。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我有问必答。也许是我的皮肤黝黑,穿着白衬衫,模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他们认定我是学校的校工,不断地说着“谢谢师傅”。更有一位家长说,学校后勤工人都这么好,那教师就更不用说了。我听后微笑着。看着顾清很快把自己的一切安排完毕,就向她告别,并祝她在高中三年学习、生活顺利,全面发展,争取优异成绩。

  当天下午,欢迎新生大会在学校阶梯教室举行,我作为学校的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向新生作报告,我的眼角看到了顾清和她同寝室的同学,只见她们个个露出了惊讶的目光。会上,我简要介绍着自己也是这所学校63届的校友,介绍着学校的历史,对新生提出了要学会自信、自律、自理、自强。

  师生真是有缘,教务处安排我到顾清班级上政治课。在后来的军训、学农劳动、教学等活动中,对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她在出色完成学业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加入了学校党章学习小组,创办了《向往》报纸,被评为上海市三好学生,高中毕业前,我成了她的入党介绍人,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如今,这位当年把我当“校工”的学生,已是国家会展中心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不久前,她接待了母校二十多位老师到会展中心参观,讲起30多年前发生的这件事时,依然恍若昨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3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雅加达之光
   第A15版:雅加达之光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普罗旺斯的夏天
闲话沪语的“大”
学生把我当“校工”
“夏雨隔牛背”
秋兴(中国画)
最另类的教师节礼物
新民晚报夜光杯A17学生把我当“校工” 2018-09-03 2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