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隔牛背”,是六岁就开始在绍兴山里放牛的老爸告诉我的夏天雷雨时他经常碰到的奇特天象。
一只牛的牛背有多宽?就算成年的大水牛吧,不过一千多斤,牛身的宽度充其量也不会超过2米。如果真的能够“夏雨隔牛背”,骑在牛背上的牧童就成了一场夏雨的分割线,难道人的这一半被淋湿了,而另一半却是干的?我小时候每次听老爸说起这个故事,总觉得这有点夸大的成分。
不过,等我长大后,不仅是这“夏雨隔牛背”让我碰到了,而且比“夏雨隔牛背”还厉害的天象奇观也被我看到了,至今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1971年的某个夏日,我还是位于黄浦江上游吴泾化工厂的青年工人,因为天气闷热异常,就约了平时一起经常在黄浦江游泳的陈师傅去横渡一次。两人刚在码头边入水,突然天上乌云开始翻滚,才一会儿蓝天白云全被乌云遮住,我们马上互相招呼上岸,钻进了码头边的小岗亭里。随着雷声闪电,一场倾盆大雨眼看就到了,不过雨点就是下不来,但离码头靠泊位仅几米远的黄浦江上已经是倾盆大雨、风急浪高,我马上就想到了我老爸说的“夏雨隔牛背”这句话。
此时,原先热得像蒸笼的岗亭里也很快被一阵阵偶尔带了几丝细雨的大风吹得凉下来了,幸好我们都带着工作服,于是马上把湿漉漉的泳裤换下。正在我俩庆幸“回头是岸”的决定“英明”时,更大的惊奇扑面而来!只见百多米远的黄浦江面上,居然出现了两个相距仅十数米一头顶穿天上乌云、一头连着水面的上大下小迅速旋转呈倒喇叭形的巨大的天象奇观!还是陈师傅见多识广,他说这是叫“龙吸水”的龙卷风!现在这样近距离地看到,而且是两个同时出现的“双龙吸水”,真的是千年都难得看到一回的!随着雷声滚滚,电弧闪闪,这两个“龙卷风”在黄浦江面上一边吸起江水一边又迅速把水抛洒回黄浦江面上,因此江面上的雨已经不是点和串了,而是水球和水柱了!不到5分钟,这两个“龙吸水”向东北急速飞去,离开了黄浦江面,进了对岸的浦东农田。眼看着龙卷风进入陆地,瞬间其路经处就出现了飞沙走石、草木乱舞的灾情。好在很快连着地面的两根“龙尾”迅速收起,“远走高飞”了。不久,黄浦江面恢复了平静。
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如果诗人能够看到我们当时看到的这场“双龙吸水”盛景,恐怕会有比“东边日出西边雨”更复杂的描述也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