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间,我国卵巢癌发病率增长30%,死亡率增加18%。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5年生存率最低,仅为39%,5年复发率最高,达到70%。卵巢癌初期症状不明显,患者预后较差。尽管治疗和诊断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有超过一半的患者确诊时癌细胞已经转移。由于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且几乎无特异性症状,很难早期发现和诊断,因此超过七成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过去三十年中,卵巢癌的治疗方案一直缺乏新的进展,仍以手术和化疗为主,卵巢癌诊疗瓶颈亟需在靶向药物的研制方面寻求突破。
“靶向阻断”肿瘤细胞DNA修复路径,从“源头”上杀死癌细胞,为卵巢癌靶向药物的研制提供了思路。首个口服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通过抑制PARP酶活性和防止PARP与DNA解离,加重肿瘤细胞的DNA损伤,杀死肿瘤细胞。无论是否携带基因BRCA突变,PARP抑制剂可用于铂(一类化疗药物)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在临床研究SOLO-2中发现,BRCA胚系突变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接受治疗后,PFS(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至19.1个月,且毒副反应小,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下降,患者的生存质量获得了改善。卵巢癌患者不要灰心,相信生命还有延续的机会。 虞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