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筹建的广州交大拟规划用地1000亩,计划2020年启动招生。除此之外,湖北和山东也在筹建当地的“交通大学”:湖北襄阳提出以湖北文理学院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创办湖北交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也拟更名为“山东交通大学”。多年来教育界令人眼花缭乱的“交大系”,或许又要为“谁正宗、谁大兴”而龃龉一阵了。
在我国高校序列中,尤以“交通大学”校名最易令人搞不清“属性”。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这是一所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以“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而闻名于世。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地处上海的交通大学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绝大部分系科迁往西安,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分别独立建制,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台湾新竹交通大学5所交大已联合成立“交通大学校友总会”。业内将上述5所交大称为“嫡系”,因为我国称交大的高校还有不少,如兰州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
如果问“交通大学是不是以交通专业为主”,肯定会被业界笑话。但是,还真有一部分交大是纯粹以“交通专业”为看家学科的,他们认为完全实至名归。如,兰州交通大学就是一所地地道道以“交通运输”为主业的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名兰州铁道学院,是我国第3所铁路院校。又如,有关单位在介绍新的广州交大时表示,广东正在进一步提升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有必要整合广州地区的交通类高等教育资源来创办新的“广州交通大学”,可见,未来该校的定位或许还将是以培养交通运输人才为主。
记者注意到,不管交大有多少同名“多胞胎”诞生,都会引来“傍名校”的非议,这主要是因为“交通大学”的招牌太亮眼。据悉,仅2012年至2017年间,全国有超过200所高校更换了校名。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要引导高校安于自己的定位,把精力用到内涵发展上,而不是追求上层次、上规模、改校名,同时要引导家长和学生转变功利的教育观,不一味以校名“是否响亮”来选高校。
更有意思的是,也是最近,在教育部正式公示的新一轮新设置高校名单中,位于广西钦州市的钦州学院拟改名为“北部湾大学”。一时间坊间哗然:“太牛了,将来这所大学的简称实在了不得。”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