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冲看来,认知教育加上情感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一所有人情味的学校,能在孩子身上打下烙印、留下痕迹。”
兴陇中学一直以来都秉承着“融情、优教、乐学、求真”的办学理念。郑冲说,孩子学知识更要学做人,学校培养的应该是情感丰富、人格健全的人。“说白了就是要有情有义。但现在不少教育走偏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眼中就没有学生。”为此,郑冲在学校推动“情感教育”模式,继承和发扬了“校内家长制”与“学生谈话制”,让师生间有了更多互动交流;“以情优教”把“情”字请进课堂,形成“热情、移情、融情”的氛围;“知情共育”,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纷呈、情感有加的活动,使德育教育中的人情味与人性需求融会贯通在“以情育人”的管理模式中。
在兴陇,“劳模课堂”德育课程和“绍兴研学”综合课程是学校系列拓展课程里面的两个“拳头产品”。劳模课堂里劳模请进来、学生走出去,孩子们不仅倾听劳模故事,还要跟岗体验。绍兴研学,追寻鲁迅、蔡元培等名人足迹,完成浸润式的公民教育。郑冲说:“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以劳模课堂为例,不管劳模学历高低、从事职业的平凡或不平凡,他们能成为自己行业的佼佼者,这就是人生智慧、自我实现的体现,这是孩子们需要学习和体会的。”
今年9月,兴陇中学成为上海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一所实验校。郑冲高兴地说,未来的教育将更多元化。据他介绍,依托曹杨二中教育集团,兴陇中学将和曹杨二中在人才培养、课堂质量提升、“一轴两翼”课程模式衔接等方面实施对接。本学期开始,曹杨二中6名特级教师、4名正高级教师工作室已在陆续对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等学科专家会走进兴陇“坐堂问诊”。为对接新中考改革,今年兴陇中学还将和曹杨二中联合开设意大利语课程,联合开设stem课程,在七、八年级开设智优中学生的编程课程《Python》和《3D打印与建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而“劳模课堂”和“绍兴研学”这些传统课程,将借鉴曹杨二中成熟的课外实践内容,注入创新元素。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