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访“石头部落”
龚伟明
  龚伟明

  近日,几位小学同学来到我工作的含山县城游玩,想去的景点其中有“石头部落”。

  按网上介绍,我们知道“石头部落”建于清末咸丰六年,是一些参与太平军起义的桐城农民,遭清政府军会剿,有六户人家逃跑到含山县北面荒山野岭中,在深山洼安顿下来。为了给村子起个名字,他们还造了一个字,在“行”的中间加了一个“共”,即“衖”,又名六衖村,意味着六户人家共同行走到这里。

  我们驱车离开了县城,向北而去。进入仙踪镇,路两旁皆是农田,行道树间偶有深褐色的风景指示牌。顺着“石头部落”的指示牌,我们上了山路。

  车的一侧是山崖,另一侧时而显出河流,远处层层山岭郁郁葱葱。途中,山坳里几间土屋,挂着农家乐的招牌。忽然一老一小,还有一位中年妇女在前面山路上前后行走,看样子是在这寂寥漫长的山路上走得乏味了,三人伫立回头,目视我们的汽车过去。

  柏油山路乌亮,显然铺筑不久。山路畅通,却长时间看不到网上所说的石头屋。还好有心细的同学,又注意到了“石头部落”指示牌。前两天,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描述的华阳洞、伍子胥“一夜急白了头”而险过的古昭关等,我已陪同学们去了,今天寻访“石头部落”计划也快实现,我这“东道主”算尽职了。

  大山深处,山路尽头。下车,看了山壁下两块牌子上“石头部落”的简介,与网上说的大致相同。牌子不远处,散落着几间全是石块石条石片相垒的屋子,却是石墙散落,门洞破碎,没了屋顶,一副破败的景象。倒是左右两间成色较新的石砌屋还住着人。听左间石屋主人讲,山上还有一间“百年石屋”,是祖先留下的,引起了大家好奇,顺石渠上去看了。百年石屋有围墙,有院子,有屋门,地上青苔累累,四周林木高高矮矮。百年石屋里,光线暗淡,几副农具杂散,实在没啥内容。倒是看着一大群黄羽鸡或在柴堆里嬉戏或四处跑动,下坡时,同学们聊起了关于土鸡的话题。

  主人是一位精瘦老者,背略驼,坐在屋门条凳上吸烟。听我们讲他家土鸡的事,老者微笑,说有400多只,每年弄来两批雏鸡,一年近千只,批发价卖出去,一只净赚60元。有同学问,深山老林的,吃用怎么办呢?老者说,蔬菜自己种。政府花了几百万元,现在把山路修好了,骑电瓶车到镇里,买点猪肉啥的方便。

  三只狗正慵懒地蜷缩在他脚旁,我们认为狗懒惰呢。老者笑言狗在瞌睡,夜晚要守候鸡笼,防黄鼠狼袭击。

  老者健谈,说自己从小住在这里习惯了,如今闲着有电视看。要是大家都住在城市里,这些土鸡谁来养?你们城里人不就喜欢这土鸡的鲜味吗?我们听得开怀大笑起来——老者大智慧哦。

  这一路寻来,见识了“石头部落”,对石屋、石墙,石桥、石渠有了印象,却未承想到与这位老者有了一次愉快的交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聚焦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都市小区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健康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ZF01版:中缝4-21
闲话“工匠”
我家的“三级跳远”
与浅薄之人的相处
中医治溃疡性结肠炎
铁路线上
孔雀河的春天(帛画)
寻访“石头部落”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寻访“石头部落” 2018-09-20 2 2018年09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