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全科医生
完成辅助诊疗
在万达信息高级副总裁李光亚看来,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应用,一定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目标导向,面向不同人群,用大数据来解决不同层面的问题。此次,万达信息带来了医联平台和区域卫生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提供了海量诊疗档案调阅与临床辅助诊疗服务,不仅辅助医生诊断,更为市民的日常健康管理提供方便。
麦麦养老的“居民健康体检数据”和“长者居家感知设备”,已在本市部分街镇展开部署。今年4月,大型体检一体机进驻临汾卫生中心,只需3分钟就可获取26项人体数据。所有健康数据将上传至数据交易中心汇总,形成云端大数据,并分发给社区居委、卫计委、街道、子女,共同关注长者的健康状况。今年,麦麦将在全区覆盖100台大型体检设备。项目负责人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将有效满足健康监测的需求,尤其对于患有慢性病的人群特别有用,可以有效降低其疾病风险和看病成本。
AI+专科医生
帮助疾病筛查
得益于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的应用,AI在医学检验和诊断已变得更为高效、准确。联影智能是联影集团下的子公司,成立不足一年,旗下跨产品线、开放的联影人工智能平台“uAI”就打造了智能体检读片、智能骨伤鉴定、乳腺病变智能分析等智能诊断应用以及智能天眼CT、光梭1.5T磁共振等智能化医学影像设备,均针对当下亟需解决的医疗痛点,协助医生精准诊断。
在九院放射科,每天仅肺部检查就高达150件次,以每次检查CT拍摄300-500张影像图片计,需诊断的影像图片数万张。依图科技的肺癌影像智能诊断系统能将肺部影像诊断压缩至秒级,有效减少漏诊率及医生疲劳工作时长。它能在医生看到患者胸部CT影像前,就自动标出肺结节的大小、位置、密度,并初步分辨良恶性,再将结构化影像报告交由医生审查。
联影智能联席CEO周翔说:“我们相信,AI不会代替医生,但是懂AI的医生会代替不懂AI的医生。”
AI+中医
智能推荐药方
在平安好医生展台,一台能辨识“脉象”的“智能脉诊仪”火了。只需把手腕平放在手环内,即可启动脉诊测试,完成后,脉诊结果和图形数据将自动传递到云端,辅助中医进行诊疗。据介绍,这位“现代华佗”能模拟中医医生开展诊前询问,根据“望闻问切”四种中医诊法收集病因病史,再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判断,还可以根据患者体质智能推荐中药处方。
如今,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在中医诊疗机构一展身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整合知名老中医的诊疗思想、辨证逻辑和处方经验,可以帮助更多普通医生提升诊疗能力。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