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运会创办于1953年,又称人民体育大会。从1974年第五届市运会开始,每隔四年举办一次,到2014年共举办了15届。其中2012年,市体育局对市运会进行了改革,将其中的大众组从市运会中分离出来,举办了第一届市民运动会。2014年举办了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第十五届市运会,从而形成了每四年举办一届市民运动会、一届市运会的市级综合性运动会格局。
由市体育局和市教委联合主办的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今起至11月10日举行。本届市运会的目标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以“大体育观”的视角,全面检验本市青少年体育训练、体教结合和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成果,突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选拔和校园体育的发展,聚焦更广泛的青少年体育参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切实服务于“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健康上海”建设。
本届市运会设青少年组和高校组,青少年组以区为参赛单位,高校组以学校为参赛单位;项目设置分“竞赛项目”、“展示项目”和“活动项目”三类,其中竞赛、展示项目于8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活动项目则贯穿全年。参赛总人数将达3万余人,活动项目预计将吸引220万人参与,规模超越历届。
为未来储备体育人才,青春活力闪耀在体育的各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对接奥运全运,注重后备培养,本届市运会青少年组设置31个大项39个分项,除了铁人三项外,基本覆盖了夏季奥运会项目。冬奥项目上继续设置冰壶、花样滑冰项目。展示项目以新增的奥运、全运项目为主体,设置了攀岩、滑板、冰球等10个项目。此外,本届市运会还将继续保持对各区代表团在田径、游泳、跳水、赛艇、皮划艇、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操、射击、射箭、击剑、自行车等重点项目上的报项要求,以引导各区加大对重点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
此外,本届市运会还将设置青少年组代表团排行榜,引导各区推进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设置奥运、全运等大赛“突出贡献奖”,激励各区积极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在奥运、全运、冬运、青运赛场上为上海争光添彩。另外,市运会期间将开展青少年组“未来之星奖”、“十佳青训教练员奖”、“优秀体校校长奖”等评选活动,以树立榜样,推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
市运会不仅仅是体育顶尖青少年人才的展示舞台,更应成为每位申城青少年的体育嘉年华。据悉,为了能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市运会,本届市运会还将拓展活动版块,开展“阳光体育大联赛”、“千校万班三大球达人赛”、“雏鹰杯”少儿五项全能赛和家庭亲子运动会等一系列青少年赛事活动,营造出更好的体育发展氛围。 肖苒
【相关链接】
第十六届市运会设项
■ 青少年组共设31个大项39个分项,以奥运、全运项目为布局原则,其中冬奥会项目继续设置冰壶、花样滑冰项目,并新增空手道项目,由此,除铁人三项外,夏季奥运会项目基本达到全覆盖。
■ 高校组比赛分为甲组和乙组两个组别进行。甲组主要面向普通学生,共设32个大项;乙组主要面向高水平运动员,共设13个大项。
■ 展示项目以新增的奥运、全运项目及智运会项目为主,共设10个项目,包括攀岩、滑板、三人篮球、冰球、快乐体操、围棋、象棋、国际象棋、航空模型、航海模型。
■ 市运会活动项目:阳光体育大联赛、千校万班三大球达人赛、“雏鹰杯”少儿五项全能赛、家庭亲子运动会、青少年社区运动会、小铁人三项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庆六一”少儿体育开放日、亲子马拉松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