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申城连续3年实现了元旦春节期间全市禁放区域“零燃放”,外环线以外区域燃放量明显减少;全市因烟花爆竹引发火灾数为零、烟花爆竹致伤数为零;外环线内烟花爆竹垃圾数为零;全市空气质量持续良好的管控目标,赢得了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人们关注:申城春节烟花爆竹何以“零燃放”?
强化源头管理
众所周知,申城禁止生产烟花爆竹。同时,全市对烟花爆竹经营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批发,严格落实经营许可制度,持续缩减市场烟花爆竹投放总量。
目前,本市仅一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外环线外区域按照“一区一点”要求设立9个销售点,投放总量从2016年8100箱缩减至2018年2700箱,且限制销售品种为鞭炮和高升。同时,对各销售网点全部落实实名制购买、一日三查、视频监控、身份核查等管控措施,对户籍所在地位于外环线内的购买人员,通过电话确认、上门核查、签订承诺书等方式逐一追根溯源、报备提醒。
全过程监管
首先,管控单元到边到底。各区因地制宜将烟花爆竹安全管控纳入基层社会治理和网格化管理。外环以内从严设定“零燃放”管控目标,外环线以外各区按照“安全、从严、从紧”要求,并根据辖区实际扩大禁放区域场所,确保从点上“零燃放”实现全市面上“零燃放”。
其次,重要节点精准设防。除夕夜、初四夜间和元宵夜间等重点时段启动一级加强勤务等级,4.8万余名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压到一线,与40余万名“平安马甲”混合编组、划片包干、巡查监护;全市公安消防部队实行二级战备,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所有出入市境道口、江河水路设点设卡,对入沪货运车辆、过往船只开展细致盘查,严防非法烟花爆竹流入;深入易存放烟花爆竹的沿街商铺、市场以及以往非法储存的“重点区域”逐一排查,累计查处取缔无证经营销售点200余处。公安机关成立33个联合打击组,坚持全技术手段运用,对非法运输、储存、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实施全环节打击、全过程管控,3年来共查处烟花爆竹案件1624起,刑事拘留142人,行政拘留349人,罚款455.22万元,收缴入库非法烟花爆竹61182箱。
全社会发动
3年来,市通信管理局协调三大运营商,每年在元旦、除夕、初四、元宵等重要节点向全网手机用户发送烟花爆竹提示短信。聚焦“外环线以内区域禁售禁放,外环线以外区域尽量不放”的宣传重点,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泛宣传禁燃禁放规定,对典型案例做到查处一起、曝光一起。
同时,基层发动细致入微,家喻户晓,街镇、居村委、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基层单位,现场解答烟花爆竹安全管控政策,挨家挨户开展“入门式”宣传告知。同时,在所有入沪主要道口及墓园设置长期回收点,在居委会、派出所设置临时回收点,鼓励引导市民主动上交烟花爆竹。
春节后来沪人员集中返沪,铁路、民航不间断播放烟花禁燃禁放语音提示,通信管理局及三大运营商及时发送禁燃禁放短信提示。同时,各驻沪部队、领馆、在沪外国人聚居区也都知晓“零燃放”,确保全社会发动不遗不漏。 首席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