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强度与距离有关
有实测显示,从正规渠道购买的近十个不同品牌的节能灯,就近用专业测量仪检测就会发出报警声,10厘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全都超过200伏/米,高的竟达1600多伏/米;但当测量仪距离节能灯1.5米远之后,数值又一下子降到了十几伏/米,相当于手机在来电状态下的最大电磁辐射数值。而据现行的国家《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公众安全照明电磁辐射值应该在40伏/米以内。
正规节能灯也逃不脱辐射?对此,国家环保总局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赵玉峰解释说:“节能灯中使用的整流器,开灯时会产生高频振荡,从而发射出上万赫兹的电磁波。但只要不是总和灯具保持10厘米以内的接触,就不用担心节能灯的辐射问题,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权威结论证明电磁辐射必然导致疾病。”
细化标准能减少辐射
早在2008年,全国的节能灯质量监督抽查就增加了《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制和测量方法》强制性国标,其中包含了电源端子骚扰、辐射电磁骚扰等检测项目。在去年9月市质量技监局公布的节能灯抽查中,沪市在售的24批次不同品牌节能灯,有7批次不合格。
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物理电子学专业教授林燕丹认为,好的电路排布能有效降低电磁辐射量,而这首先需要国家细化标准。长期以来,节能灯生产上的国家强制标准对“1米内的电磁辐射量”未列入检测标准,标准的缺失容易给无良厂商留“空子”。而最近的关于节能灯辐射超标这一消费话题,将会加快国家制定灯具对人体影响的标准的步伐。
护眼灯辐射或更厉害
实际上,不仅节能灯,只要是依靠电磁感应原理发光的灯具,都有辐射问题。赵玉峰同时提醒,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有可能对敏感人群造成影响,比如:老人、儿童和孕妇。
“护眼灯”的基本原理和节能灯一样,且护眼灯所采用的整流器频率更高,一般在3-5万赫兹以上(即通过提高整流器频率来提高频闪,达到所谓“护眼”效果)。整流器频率越高,产生的电磁辐射就越强,这比节能灯更甚;而且“护眼”台灯往往就放眼前头顶,每天连轴用几小时,很可能让孩子不知不觉被近距离辐射。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