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重历史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
首先要利用课本标题,形成对课本的整体把握,以时间为线索建立历史知识的通史形式。再从专题史出发,打破章节、目录等原有的知识结构,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梳理,把同类知识、相关知识,甚至是中外历史知识进行重组。
课本是高考最重要的依据,课本内容和体系结构一定要烂熟于心。看课本要注意三个关键点:第一:看书要认真仔细,包括小字批注插图都要留意。第二,复习要及时。上完课当天复习,效果最好。第三,不能机械地背书,要思考课本文字中隐含的意思和结论性语言是如何得出的。
2.利用考试增强解题能力
高考前的每一次考试都可以是演练,要掌握考试技能。根据不同的题型认真审读材料及题目设问要求。例如,选择题要审清题干时间范围、看清关键词、仔细推敲各个选项、确定符合题干的最佳选项。非选择题一是要从材料中归纳提炼答案,二是结合所学的知识整理答案。当材料观点与所学的知识不一致时,要以材料为准,应注意尽量从材料中找出答案。
3.要关注热点的历史问题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备考中应关注国家社会的长效热点,如专制与民主制度的发展变化、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斗争与民族独立等问题,这些热点与历史学科主干知识联系紧密。
在历史学习中,最关键是培养兴趣。“学生的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美国教育学者布鲁纳如是说。历史备考中应适当的翻看一些历史著作,开阔视野,也能够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最重要的是,在历史备考中,保持一个好心情,张弛有度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华东政法大学 裴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