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玉石之都”美名的和田是玩玉人一生中最想去的地方。这座位于新疆最南端的历史文化小城,汉以前生活着欧语系、藏语系及羌、月氏等古老的土族人。汉代即称“于阗”,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丝绸之路南道重镇。公元前一世纪佛教由印度传入,曾有过辉煌的佛教文化,至今尚能见到丰富的佛文化遗迹。明末清初始谓“和阗”,上世纪五十年代改称“和田”,八十年代初建立县级市。
十几年前的一个秋日,怀着宿愿从乌鲁木齐坐火车出发,清晨甫抵库尔勒,即随接站的朋友,驱车穿越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直奔和田。沙漠公路很窄,随着沙丘而起伏不平。左右都是风吹堆积的砂土。途中有个驿站,来往车辆旅人可在这儿加油、补水,吃拉面和大盘鸡,只是价格都比城里贵。
车到和田已是晚上八点光景。下榻于市中心团结广场边的一个小酒店里。晚饭后欲去广场附近的和田玉铺看看,虽此地晚北京时间两个小时,可商店都已关门打烊。广场周围灯不亮,人稀少。广场上有座毛主席亲切接见库尔班大叔的巨型雕塑,小学时就知道这个故事了。西南一隅,见到一块石碑,外部垒砌似城墙垛状,顶端插有五星红旗。石碑上赫然用小篆刻了八个大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了太阳系中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里出土了一部帛书《五星占》,详细记述了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和相应的占卜内容。认为五大行星同时出现在东方,是大吉天象。1995年10月在沙漠腹地、有“东方庞贝”之称的尼雅遗址的一座汉晋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一块棉织护膊,其色彩艳丽的图案中用小篆织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文字,与“五星红旗”、“中国”暗合,令世界震惊。五星红旗被国际权威旗帜专家定为世界上最好的国旗之一,猜想当年择定五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图案,肯定是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现这块棉织护膊已被列为六十四件不得出国巡展的国家重宝之一。
回到酒店的大堂里小憩,墙上挂着幅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书法。坐在边上的一个当地记者娓娓讲述了与诗有关的故事。
在和田地区驻有一支出生在井冈山,长大在南泥湾,转战大西北,最后屯垦戍边昆仑山的人民解放军部队。1949年7月,该部队某团的一千八百名官兵,为争取时间,选择捷径,穿越死亡之海的大沙漠,进军和田,平暴剿匪。创造了我军沙漠日走九十华里,十七天徒步一千五百八十华里的急行军记录,受到通令嘉奖。次年国庆观剧,毛主席援引此战例,欣然命笔,写下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的壮丽诗篇。这团官兵从此就在昆仑山下落地生根,直至离休。在穿越沙漠五十周年纪念日前夕,兵团党委前来慰问,听取他们的诉求。有的说至今再没有到过和田,可不可以去看看?有的说从未坐过火车,能不能去坐一趟?后来兵团组织这些健在的老兵集体乘飞机去乌鲁木齐观光旅游。听罢,不禁动容。
现在和田玉的产状,除山料、山流水和籽料外,又添加了戈壁玉,一种新发现的沙漠砾石。这是古河床的玉石籽料暴露在戈壁滩上,经风吹雨打、日晒冰冻亿万年而成。外有磨蚀痕,硬度大,有些玉质优于和田籽料。
翌晨,在朦胧中我们轻轻地走了。初到和田,到了离和田玉最近的地方,却没有见到一块和田玉,不免有些怅然。然而却听到了一则将五星红旗升起来的共和国英雄的故事,他们功勋卓著,却默默无闻,一无所求。他们具有玉石般的高尚品德,是散落在亘古荒漠中的戈壁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