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李白晚年在夔州遇赦而写的一首诗,写三峡水流的湍急,也写其喜悦畅快的心情。
我在少时读此,感到长江的气势未见明述,而汹涌于字里行间,自以为已得诗心。后来游三峡,自奉节下舟,出夔门,直奔江陵,这才领悟到诗的真切。之后,“文革”陡起,横遭凌辱,十年阴霾,忽又云开日出。当年难友额手相庆,道:尽管“两岸猿声啼不住”,而今“轻舟已过万重山”。然余苦笑曰:“此舟不‘轻’啊!”但也因此又对诗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诚如吴小如先生所论“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其实,大凡佳篇名句,往往超越时空,如“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前者不限于咸阳,后者不囿于重九。当国际风云的前兆弥漫之际,人们会想起许浑的名句;而当游子漂泊客地,纵使是除夕端阳,也会低吟王维的诗句以遣情。因此,李白此篇又焉仅为长江写照?明乎此,方可言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