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奖创设20多年来,设立过终身成就奖、特殊贡献奖和育人奖三种非常设大奖,对成就卓著、德高望重的中外老一辈戏剧家表达敬意。王盘声是有史以来首位获得“非常大奖”的沪剧表演艺术家。沪剧演员在此次评奖上入围颇多。其中,华雯、王文以《挑山女人》一剧同时提名主配角奖,该剧自2012年10月27日首演以来,以传统美德的内核、真实感人的情节赢得圈内外普遍好评,先后荣获第14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剧作、编导和表演四项大奖和第13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作、表演、音乐奖。上海沪剧院最年轻一代演员洪豆豆以《雷雨》四凤一角获得提名。
组委会认为,沪剧伴随上海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其内容、形态、市场的变化,折射出上海由滨海小城向国际大都市、由农耕社会向近现代工商业社会演进的过程。成为“非遗”的沪剧,文化生命力和艺术创造力正愈发旺盛。因此,沪剧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包括剧目、人才、市场……显得任重道远。
此次评奖共有来自全国各地35个剧团的56个剧目、20个剧种——除了京昆越沪淮之外,还有话剧、儿童剧、舞剧、评剧、粤剧、汉剧、绍剧、苏剧、婺剧、蒲剧、音乐剧、梨园戏、黄梅戏、花鼓戏、越调等87名优秀演员参评。除了主配角提名之外,还有新人配角奖提名演员4名,集体奖提名剧组1个。三十出头的新生代演员呈现集体接班的趋势,代际传承十分明显。以去年上海剧坛为例,上昆的《景阳钟》、上京《狸猫换太子》(上)、上越《甄嬛》(上)、话剧中心《推拿》等改编或原创剧目,均清一色由年轻演员担纲。进入主角奖角逐的17位演员,平均年龄为38.9岁,最年轻者为26岁;配角奖提名演员年纪最轻者为28岁,平均年龄41.3岁。此次获新人配角奖提名的洪豆豆只有18岁。因此,有不少专家建议,适度放宽“新人主配角奖”的申报年龄。经研究决定,从下届开始增加新人主配角及提名奖各1名。
本届“白玉兰奖”将于4月8日在逸夫舞台举行获奖演员展演,获得提名的各地演员将汇聚一堂、同台竞技。今年的“白玉兰戏剧论坛”则将围绕本土剧种沪剧的传承发展展开。最终今年的各奖项花落谁家,则将于4月10日的颁奖晚会上揭晓。
|相|关|链|接|
白玉兰奖评选标准
白玉兰戏剧奖是专门针对戏剧演员设立的,具体评判标准有5项——基本功、创新度、人物塑造能力、舞台整体感、受欢迎度。看似简单,内涵丰富,包含了传承、创造、演出、编导、观众、市场等诸多方面,昭示当代戏剧艺术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