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有望首批试点
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的《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此次发布实施的《办法》共9章70条,《办法》主要内容包括:上市公司可以发行优先股,非上市公众公司可以非公开发行优先股;明确三类上市公司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可以申请一次核准分次发行;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仅向办法规定的合格投资者发行,每次发行对象不得超过200人;此外,办法对优先股股东权利的行使、交易转让及登记结算、信息披露、回购与并购重组等方面也做出相应规定。
在试点阶段,明确只有三类上市公司可以发行优先股,其一,其普通股为上证50指数成份股;其二,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收购或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其三,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回购普通股的,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或者在回购方案实施完毕后,可公开发行不超过回购减资总额的优先股。
很显然,目前优先股适用对象主要是蓝筹股,尤其是银行股,因为银行股盘子较大,分红以派息为主,而优先股纯粹拿固定股息,两者最为契合。对银行股来说,如果发行优先股,或者回购普通股再发行优先股,将使得普通股的数量不再增加甚至减少,相当于普通股的盘子缩小,有利于增加投资者参与银行股炒作的热情。
因此,市场普遍认为,优先股的试点很可能从银行股开始,据说多家商业银行优先股的方案正在筹划之中。不过,目前还需要等待银监会出台针对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的具体实施细则,优先股真正开始发行,恐怕还需要时间。
优先股非决定因素
优先股对于蓝筹股是利好。然而,上周五虽然银行股、地产股出现脉冲式上攻,但是,本周前几个交易日,银行等大盘蓝筹股重新归于沉寂,为什么这个利好还是不能推动蓝筹股上涨?
当然,这几天不涨不等于优先股这个题材就一定没有作用了,历史上这种情况也常有。就说去年自贸区这个题材,去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但是,当时只有上海物贸出现快速上涨,其他股票几乎没有反应,市场对于这个题材也很冷淡。到了8月份风云突变,8月22日,商务部通报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个消息却激起市场强烈反响,上港集团等一批自贸概念股拔地而起,连续5个以上涨停板。
因此,尽管此次优先股这个题材对蓝筹股的刺激并不显著,但是,等优先股真的开始发行了,也许会出现一波蓝筹股的行情。
不过,优先股毕竟只是证券市场的一个品种、一个工具,不是股票能否上涨的决定性因素。从美国市场看,优先股并不稀奇,不是说只要发行优先股,这只股票就一定能上涨。决定股票能否上涨是综合性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面、公司基本面以及市场是否炒作等等。就说银行股,虽然2013年业绩增速还在10%以上,目前市盈率已经低至5倍左右,但是,由于增速下滑且坏账率增加,又面临互联网金融的激烈竞争,市场对其前景预期不佳,要真正出现一波行情,还需要改变这种预期。
股息率高低最重要
不管怎样,优先股还是会给投资者带来机会,不说可能带来的蓝筹股行情,就单单优先股本身,如果有较高的股息率,对于目前热衷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还是会很有吸引力。
由于目前优先股还没有正式发行,还不知道优先股如何定股息率,现在市场预期股息率可能在6.5%-8%这个区间内,如果能够达到8%,不仅对社保基金等长期投资者很有吸引力,而且,对热衷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也是很好的机会,这个收益率包括余额宝等理财产品也较难长期达到。
可能发行的时候,普通投资者较难参与,预计申购主要以机构为主。但优先股可以转让交易,如果价格合适,散户也是可以买的。优先股其实类似债券,票面金额为100元,如果股息率为8%,而二级市场的价格还是100元,那对散户而言是极好的机会,即使价格为102元,股息率也有7.8%。
所以,优先股能否成功,股息率是否合适最为重要。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