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如何判断?房地产业内人士的普遍观点认为,对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的改变,不仅影响房地产资产价格,还会增加房企境外融资的成本。
贬值可能是长期趋势
就在两个月前,各行业还在享受长达近一年半的人民币升值“红利”。短短两个月后,人民币开始步入贬值的通道。
今年1月,人民币开始停止升值。进入2月下旬更是突然贬值,3月以来加速贬值。3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5,再创年内新低。而人民币即期汇价20日收报6.23,自年初以来不到三个月时间,累计贬值已接近3%。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撰文指出,这一现象,自2005年汇改以来,从未有过,贬值幅度已明显超过2010年三季度短暂的微贬。
对于人民币走势与楼市关系,CRIC克尔瑞研究员戴成路认为,本轮人民币贬值将对以工业品为代表的大宗商品、房地产市场,乃至股票市场等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格,带来较为持续的冲击。“此次人民币贬值很有可能是长期趋势的一个开始。”
热钱直购物业规模小
“本币升值,利多楼市,本币贬值,利空楼市。”谈及汇率变化对楼市的影响,杨红旭表示,这次人民币贬值只是暂时的,幅度不会太大,年内总体房价走势应该是小幅小跌加盘整的格局,幅度难超10%。
在戴成路看来,人民币贬值,“热钱”投资房地产市场的收益将缩小,加上房地产市场本身的调整,追逐高收益的“热钱”可能撤退,进而抑制房价的上涨。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外资或“热钱”直接购买中国物业的规模较小。在杨红旭看来,国内大部分城市几乎不受境外购房需求的影响,他们只在一线城市和少数热点二线城市活动。“这些境外房东即便全部抛售房产,也不会使国内楼市‘崩盘’。”
海外融资成本将加大
更深层次的是,人民币长期贬值将加大有海外融资房企的财务成本。根据测算,人民币每贬值3%,房企的总借款将上升1%。
主流市场观点认为,在人民币“止升”的背景下,今年外资进入房地产开发业的热情会降低,会对部分大型房企的外部融资造成负面影响,但其程度还不至于严重打压房价。
“人民币贬值不一定冲击货币总供应和流动性,也不一定通过流动性显著打压房地产市场。”杨红旭归纳道,“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止涨,甚至小幅贬值,并不能对房地产业和市场构成严重负面影响,也无法由此推导出‘房价大跌论’、‘楼市崩盘论’。”
本报记者 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