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读者致电本报反映,为啥难闻桂花香?“中秋节期间桂花会开花吗?”昨天,记者联系园林专家邬志星。邬志星表示,这几天他跑了不少地方,特别去上海植物园观察了园内近8000株桂花,并到桂林公园这一上海桂花汇集之地观察花情,看到许多枝头上桂花花芽膨大,蓄势待发,但就是没开放。只有少数小花香味极淡,没有“气势”。“今年中秋期间桂花应该不会大规模盛开,难闻丹桂飘香。”
为什么今年桂花开得早,到了中秋反而不开了呢?邬志星认为,“天有不测风云”,近期温度偏高,抑制了开花。他说,桂花萌出花芽要24-28摄氏度左右的“低温”,超过30摄氏度,花芽萌发就会被抑制。今年桂花35年来最早开花,也是“凉夏”催生的,七八月份最高气温为36.6摄氏度,没有超过37摄氏度,而且三伏天以34-35摄氏度为主,雨水偏多,最奇的是大伏中出现23摄氏度罕见的低气温,一冷一湿,符合桂花萌发花芽要求,且8月竟无一次台风光顾,更保护了桂花花芽,“凉夏”把桂花“忽悠”得以为到了秋天,所以在未出伏时就萌出了花芽,并在8月24日成批在公园、绿地开放,开的是早黄银桂,很香,成就了夏天开桂花的奇迹。
谁知天气变幻莫测,此后暴雨连连,闪电轰鸣,接着气温回升很快,一直从28摄氏度攀到了近期的31-32摄氏度。“那什么时候能开呢?”记者问。他分析,如果气温在25摄氏度维持一段时间,再“闷”一下,会随时有桂花蒸奇观。估计在9月中旬或下旬,温度再适时“下潜”,就能持续大片开花。
温度、光照和水分是植物开花结果的“钥匙”。近几年桂花开花一直诡异多变,就缘于此。去年10月3日桂花大开,但一下大雨就偃旗息鼓,10日再开,东开一处,西开一处,呈不平均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