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高级经济顾问简世勋对全球经济在2018年有一个乐观的判断,同时认为也面临一些周期性的压力。他分析了今年4个结构性主题——政策、技术、人口和能源。尽管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受益于这一轮的全球化,西方的一些国家却越来越多抵制全球化,因为已经不能从全球化中获得经济增长以及生活水平提升。技术是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驱动力,但机器人的出现使劳动力无法获得比较好的收入。未来几十年非洲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全球治理需要作调整以适应整个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在未来几年,可再生能源革命对化石能源生产国家会出现比较大的冲击。
展望亚洲市场货币前景,汇丰外汇分析主管梅克表示,今年看好大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包括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的货币。原因有三:美元今年总体表现会比较温和;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对大部分新兴国家经济起到了支持作用;大家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比较乐观和看好。他认为,2018年人民币相对来说有更多的灵活性,汇率改革会继续。海外的投资者非常期待投资中国资本市场,不管是股权还是债券。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会持续。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对中国经济2018年的看法是:新风险和新希望并存。新风险点在于金融的收紧,加强金融监管和去杠杆会导致地方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减少,缩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然而,民企是中国经济新的希望,特别是制造业中下游的民企完成了去杠杆的周期,同时经历了长达七八年市场出清以后,民企已经显示出了新一轮技术改造和升级的周期。民营经济占中国整体经济超过70%,占出口额90%以上,占城镇新增就业85%以上,民营经济的拐点是今年以及未来几年经济稳增长和结构转型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