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也是今年我国重大的经贸外交活动。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将展现上海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开放精神,推动上海新一轮对外开放范围扩大、方式创新、领域拓宽、层次加深。
课题组认为,举办进口博览会为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了五个重大机遇。一要抓住国家主场经贸外交机遇,通过做好“6天展会+365天效应”这篇大文章,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全球影响力;二要抓住“万商云集、贸易九州”机遇,利用进口博览会带来全球优质商品、贸易主体和专业服务业集聚的机会,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集聚辐射和服务能级;三要抓住消费创新升级机遇,特别是以进口博览会优质商品进口扩大,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上海国际消费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四要抓住新一轮对外开放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授权先行先试进口博览会相关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和供给,提升上海贸易投资环境的开放度和便利度;五要抓住长三角区域合作机遇,提升上海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对接全球龙头引领作用。
课题组建议,在新的阶段,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应当在现有基础和优势上,抓住进口博览会举办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着国际贸易中心的目标定位,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与我国经济贸易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贸易中心,基本形成与高标准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衔接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在课题组看来,随着首届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的举办,大虹桥地区将成为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经过近10年的推进建设,大虹桥地区以其独特区位和综合优势,建设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会展中心两大功能性项目,聚焦“大交通”“大会展”“大贸易”功能的打造,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
应当紧紧抓住“进口博览会”的重大契机,重新研判审视大虹桥地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课题组还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保障机制,细化完善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指标体系,探索建立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的统计指标和评价体系,促进溢出和带动效应持续发挥。
首席记者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