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鸭绿江边的石刻书
顾定海
  顾定海

  丹东市鸭绿江边燕窝村有一处抗美援朝时期的文物遗址,该遗址在鸭绿江退潮时,会露出十几个大小不一的木制桥墩,远远望去像一串巨大的省略号,镶嵌在清澈欢畅的鸭绿江碧水中。这个名为“鸭绿江浮桥”的遗址,原为一座木结构铁路便桥,1951年5月由当时的东北军区工兵建造。此桥共有19座桥墩,由直径30至50厘米粗的圆木集群而成,桥长500米。便桥涨潮时没入水中,退潮时露出水面,是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赴朝参战和运送物资的一条重要秘密通道。

  抗美援朝期间类似这样的秘密通道,鸭绿江边还有几条,比如燕窝村西向两公里的沙河口,原先也有一座便桥,可惜后来在漫长的岁月中被泛滥的洪水冲走了。燕窝村“鸭绿江浮桥”成了仅存的由志愿军工兵搭建的临时性桥梁遗址。因为这段历史的刻骨铭心,更希望后人珍爱和平,丹东市政府在遗址的观瞻平台上,筑建了一本硕大的石刻书,该书页面开启,上端用金粉文字刻录了浮桥的不凡经历。

  那天,鸭绿江两岸白云低垂、青山绵密。站在燕窝村鸭绿江浮桥遗址的高处,俯瞰清澈的江水、眺望宁静的两岸,一派风和日丽的祥和风光。再逐阶而下,一遍遍细读石刻书上的文字,似有无限感想在心头。围栏边上这一根根竖立在江心的圆木,这可是承载过最可敬的志愿军战士脚步的物体啊!真想用手去抚摸一下,它还有当年留存的温度与气息吗……

  燕窝村“鸭绿江浮桥”遗址往西7公里,是丹东市两座全国闻名的鸭绿江大桥位置。两座大桥相隔不足百米,靠西的称为鸭绿江一桥,另一座为鸭绿江二桥。一桥1911年竣工,二桥1943年启用,两座大桥在抗美援朝期间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其中一桥被美军飞机多次轰炸成为废桥,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后被人称为“断桥”。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将军为断桥题写“鸭绿江断桥”桥名。2003年,“断桥”成为全国百家重点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来丹东旅游,鸭绿江沿线的景点是最热门的去处。人们看过鸭绿江一桥和二桥后,仍然会带着一探究竟的心情,绕道到燕窝村“鸭绿江浮桥”等遗址来寻觅当年志愿军战士的足迹。历史告诉人们,当年鸭绿江大桥因美空军轰炸遭破坏时,只有像燕窝村、沙河口等地浮桥,才在保障前方的运输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这些桥梁无疑都是历史的英雄,而“浮桥”更像是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

  燕窝村“鸭绿江浮桥”遗址旁,有两组铜像雕塑,一组是三个志愿军战士形象,名为“告别祖国”;另一组是一对中年夫妇带着孩子,名为“送别亲人”。雕像凝重而亲和。因为那天阳光特别灿烂,所以雕像人物也显得特别精神。我注意到,雕像中的孩子,双手捧着两个鸡蛋,要送给去远方的亲人。再细细一看,嗬,孩子手掌中,怎么多了两颗淡黄色的新鲜桂圆!这一定是哪位热爱志愿军战士的游客刚刚放上去的。我想:“这是对鸭绿江边石刻书的最好解读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专题/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网络空间非法外之地
鸭绿江边的石刻书
余东老街的木槿花
鄂温克三章
家教成败
莫奈花园印象
太湖叶山小岛 (速写)
美国版夜光杯A20鸭绿江边的石刻书 2018-12-12 2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