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医技/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严冬“上火”了 降火还需分清“虚实”
高媛
  天气渐寒,不少人都十分注意防寒保暖,殊不知,你已经成功“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周冬青提醒,冬季天气干燥,人体易于上火。平日生活应注意夜间休息充足、不要过度劳累,不要长时间处于开着暖气的燥热室内,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饮食上还应多吃润燥食品。

  如果已经上火,还需对症下药。周冬青介绍,上火有虚实之分。实火多因气候突变、空气干燥、沙尘;饮食引起的,如吃火锅、辛辣食物、过量饮酒等。一般表现为牙疼、喉痛、口舌生疮、口渴、便秘等。“实火”自然需要清热泻火,牛黄类药物,金银花等可降实火。

  “虚火”一般多因急躁、疲劳过度等原因引起。如果感觉燥热,或冒虚汗、口干、心烦、失眠、耳鸣、头晕等,就属“虚火”。“虚火”是阴阳失调,但不是因为阳气绝对过剩,而是因为阴虚而造成了阳盛假象。“虚火”则应该以“养阴”为主,需服用养阴润燥的药物或梨、蜂蜜等滋阴类食物。

  以人群来划分,周冬青指出,平时就肝火旺的人易发肝火,虚火为多;肺部炎症的人易发肺部实火;肺阴亏虚,咳嗽少痰的易发肺部虚火;肾火多属虚火,因肾阴亏虚引起;牙龈肿痛、口臭、便秘、烦热、口渴、牙疼、牙出血、颐肿、面赤,多属胃实火;胃脘隐隐灼痛,或胃脘嘈杂,饥不欲食,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多属胃虚火;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尿热、尿赤,多属心火旺实火;心悸、怔忡、虚劳、不寐、盗汗多属心阴虚的虚火。因此,大家降火时还需分清症候,不要盲目降火。(高媛)

  本版块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专题/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本报信息
全市征集30名静脉曲张患者
征集50位缺牙读者
严冬“上火”了 降火还需分清“虚实”
广告
美国版医技/新民健康A24严冬“上火”了 降火还需分清“虚实” 2018-12-12 2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