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苏昆《琵琶记·蔡伯喈》今晚在沪亮相
~~~苏昆《琵琶记·蔡伯喈》今晚在沪亮相
~~~苏昆《琵琶记·蔡伯喈》今晚在沪亮相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蔡正仁推出导演“处女作”
苏昆《琵琶记·蔡伯喈》今晚在沪亮相
朱渊
■第四场《听曲》中特意增制了“琵琶吟”一曲,呼应剧名 主办方 供图
  从学戏起就学“书馆”,唱了大半辈子“蔡伯喈”,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将导演处女秀也留给了“蔡伯喈”。今晚,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将携全新《琵琶记·蔡伯喈》亮相上海周信芳戏剧空间,这部由南戏改编而来的昆曲经典,虽拥有诸多版本,但经编剧张弘、导演蔡正仁的创排,以更当代的视角唤起人们全新思考。  

  新增“琵琶吟”

  《琵琶记》是元朝末年高明的作品,被誉为“传奇之祖”,是我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名著。此次《琵琶记·蔡伯喈》由张弘担当编剧,以蔡伯喈为主线,分《拾像》《议弦》《女会》《听曲》《余韵》五折戏。剧本注重文学脉络传承和现代观演特点的结合。依循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基本体例,遵照折子戏格式,应用套曲、一韵到底,以保证全剧风格的深融。

  此剧一方面传承了《琵琶记》折子戏的精华部分:如“书馆”“扫松”“赏荷”中的部分段落;另一方面,在对主要人物的内心刻画及情态表达上,又有所创新、有所推进。

  主创特别强调,《琵琶记·蔡伯喈》传世的演出本《琵琶记》中,最大遗憾是“不见琵琶”,而《琵琶记·蔡伯喈》则特意增制了“琵琶吟”一曲。剧中“诉前情”一段,“赵五娘”手抱琵琶,融昆韵于评弹弹唱的方式,用这段“琵琶吟”呼应了剧名,很是别致。  

  关键在于“度”

  老戏新编最大成功在于要在最传统精致的表达里展现最贴合时代的思考。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文本上的巧思外,还得仰赖演员的表演功底和分寸拿捏。剧中饰演蔡伯喈的周雪峰跟随蔡正仁学这个戏学了整整两年,他说:“最难的是怎么将所学活用,保留最精华表演的同时,在新编段落演出这个人物的矛盾性。”

  两年来,蔡正仁边导边教,周雪峰跟着老师集中学习,在他看来演绎蔡伯喈,“度”是关键:“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在可怜和可恨之间的度很是难拿捏。稍有不慎就成了可厌可憎。”为让蔡伯喈不讨厌,周雪峰也算“呕心沥血”。

  此外,在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静娴的亲授下,翁育贤、朱璎媛两名旦角演员在表演上也有质的飞跃。前者饰演赵五娘,除了表演昆曲还要学唱评弹,一曲“琵琶吟”可谓剧中点睛之笔。后者饰演深明大义的牛小姐,最被年轻观众喜爱,认为是戏台上“大女主”的典范。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都市小区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社会/新民健康
让“创世神话”好听易懂
既接地气又很洋气
蔡正仁推出导演“处女作”
美国版文娱/文体新闻A16蔡正仁推出导演“处女作” 2018-12-20 2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