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恒大八年前入主以来,房地产商人许家印就用他特有的方式,在中国足坛掀起了一阵飓风。自此,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恒大模式”让人看到了它的高效,各俱乐部之间的“投资竞赛”年年升级,当年令人震惊的“千万美元级外援”孔卡,在今日看来,竟已算廉价。
有人愿意投钱,当然是好事,任何一项运动都需要商业支持。资金有它的敏锐性,越活跃说明越繁荣。但过去几年,中国足球在世预赛、奥预赛甚至亚运会的一次次惨败和屈辱已经证明,光凭烧钱,到头来最多也就是自娱自乐。
应该说,这几年中国足球是看似热闹火爆,其实危机重重、畸形严重。比如,一名普通的年轻球员,转会费就要三五千万甚至更高;一年踢不了几场球的小将,收入动辄百万,这合理吗?
十几亿的投入,现在已是“标配”,而亏损几个亿,也成常态,再不整治行吗?限薪限资,不是要捆住手脚,而是要走得更远;中国足球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是关上“潘多拉魔盒”的时候了。 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