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翠瓷红架贮清幽
杨忠明
  杨忠明

  初冬泰州,靖江行,街头几棵树,挂着黄澄澄的果子,是橘子吗,走近一看,是香橼树,一阵风吹过,香气拂面,清芬蔼然,我不由得深呼吸几口,醉心醉肺的感觉,突然,砰的一声,树上掉下一只大黄果,天赐我也,让我捡了个漏,捧在手里十指沾香,有香有缘有福,回沪把新鲜香橼果切粗条,糖渍后泡水喝,味道赛过柠檬茶,香得自然,香得醉人,香橼茶有消食理气,解郁宁神之功。

  岁寒摆果清供,读书、观果、闻香,旧时文人墨客雅玩之一,清人陈维崧咏香橼句:“拌蜡匀檀,搓得软罗圆皱。西风抛打赭黄毬,堕高楼。翠瓷红架贮清幽,分外宜秋。凭皓腕,劈春绒,和麝粉,络床头。”宋人特别喜欢香橼。宋《证类本草》称香橼:“香氛大胜柑橘之类,置衣笥中,则数日香不歇。”南方临安一带有人用丝线把香橼编结在一起称为“香橼络儿”悬挂在帐子里,或放在书房闻香,淡淡的香橼清香可以助人入睡的。我朋友北京卞鲁公爷说:清乾隆年间,北京市井有专卖香橼佛手供老北京人家岁寒清供,闻香把玩。清代小说《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一回:“童七连忙走到福建铺里,用一两八钱银买了四个五指的佛手柑,说是又鲜又嫩,喷鼻子的清香。”可见当年的佛手价格如此昂贵,不是一般人能消受得起的。

  过去苏州人家善玩佛手,香橼,有钱人会找一只特别大,出自名窑的青花瓷盘,买来好多佛手,香橼堆在盘里,放在老红木几案上,金灿灿,黄澄澄,满室蕴香,上海话叫“有腔调”,等香味退去,还要买新鲜的足数换上。从前有的上海人家每到时节,也会在八仙桌上放上一大盆佛手,香橼闻香赏果以为乐事。书斋“清玩”有讲究,秋冬先放菊花、石榴,佛手、红菱,过年前换成腊梅、天竹、香橼、水仙等。岁末清闲,吴人还喜欢去山里看梅花,画家呢,摘点白菜、萝卜、荸荠,放在瓷盘里照着画蔬果清供图。

  我的朋友青禾兄久居苏州,喜欢读书,人有雅趣,朋友们跟着他玩赏佛手、香橼、石榴、宣木瓜,他说,佛手、香橼要放在自然通风阴凉处摆放,轻拿轻放,忌沾水、碰伤、摔伤。鲜果水分大不宜放温度较高处,以免果糖发酵溃烂。果子晾干表皮发皱或缩水至原果子一半大小时即可移到阳光下晒至干透,静置收干的佛手,香橼都可以久存不溃,要勤翻晒,防潮。

  香橼,是靖江的乡土树种,树龄可达百年以上,秋冬走在靖江街头,随时可见黄黄的香橼挂枝头,空气里弥漫着香橼的甜香,整个靖江沉浸在橼香之中。据说靖江人已经把香橼制作成香橼饮料,香橼酒,香橼蜜饯,发展香橼旅游美食。青禾兄说,他想把泰州、靖江的香橼收集起来介绍给上海人,还有金华佛手,让更多上海人的书房客厅里能够闻到佛手,香橼的清香……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8年终盘点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专题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国际艺术杂志
   第A1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新民旅游
   第A20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1版:旅游资讯
   第A22版:旅游资讯
   第A23版:旅游资讯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太平桥小吃街的美食回味
2018盘点
谁认得那根骨头
翠瓷红架贮清幽
拿山老街
晾衣裳(中国画)
美国版夜光杯A15翠瓷红架贮清幽 2018-12-25 2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