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轮红月亮,刚从海面上升起,暗红色,特别大,也特别圆。因为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乍一抬头,我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又仿佛觉得自己是在梦境里漫游。
红月亮——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过,想象中,总以为这是一种艺术修辞手法。没想到,世上真的有红月亮!
初秋。黄昏。滨海。阴历十五或者十六。明月初升。时间地点气象,几个因素重叠在一起,正好让我碰上,于是,一轮红红的月亮,就永远储存在我的记忆里了。
那时的我,刚从学校毕业来到金山石化,才20出头。这个年龄,正是做梦的年华。喜欢写诗,孤傲独立,不喜合群。工作之余,沉湎于古典诗词。海边,四野农田,小河石桥,厂区花圃,绿荫小道,一景一物,都留下过我的足迹,也是我吟诗赋词的场所。
高挂着红月亮的这条路,是厂里的东西向干道,也是我每天去食堂吃饭的必经之路。我做工的车间在最西面,食堂在东边。越过东面的围墙,一路过去,几乎没有高房子,月亮从东方升起,尽收眼底。
看见红月亮应该是在1977年初秋。因为那段日子,我刚离开市区,离开父母,心绪彷徨,每天趁着上中班晚餐后短暂的休息时间,一个人静静在厂区林荫道、花圃草坪优游,看春花秋果,看花开花落;或者,从厂里边门出去,然后沿着厂区南北干道径直到海边,去看鸥鸟飞翔,浪卷浪涌,云淡云清。心怀忧伤,又莫名惆怅。我有很多律诗绝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境下写下的。
接下来几年,我常常根据新月,弦月,满月的运行规律,去看初升的圆月,希冀再次目睹红月亮的风采,但不是天气原因,就是没把握好时间,再也没有看到过初升的红月亮。
后来,我换了工种,再后来,我换了职业。
离开厂里后,我常常梦回原先做过工的车间。梦境里,故地重游,景物依稀,同事和我,依然是当年的身姿模样。醒来后,五味杂陈,心境复杂,因为我知道,那里的一切,包括周遭环境,已不复当年。
当年能够看见明月初升,是因为周遭没有高楼遮挡,视野开阔,极目云天。而现在,建造了这么多高楼大厦,当然看不见月亮升起了。至于原先与我在一个车间工作的那些同事,调离的,买断的,退休的,生病的,故世的,不一而足。“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间。”如果时间可以回溯,如果空间能够储存信息,还会还原我当年的模样,还会储存我曾经留下的信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