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为贯彻中央“智力援藏”的工作要求,在彭浦新村辖区新建一所民族寄宿制中学共康中学,每年接收200名左右的西藏学生,在上海进行为期4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在市、区两级统战部、民宗办的指导下,街道党工委与共康中学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即以“藏汉一家亲”为主题的“上海也有我的家”结对活动。
景凤路小学退休教师徐丽君,在2006年参加了 “上海也有我的家”结对仪式,从此成为藏族学生巴桑普尺的“上海妈妈”。徐丽君带巴桑普尺去上海书城买书,向她推荐青少年文学书籍。每次巴桑普尺到她家,她就教这位“藏族女儿”弹钢琴,还叫来学生与巴桑普尺交流学习体会。每当巴桑普尺的成绩有进步,徐丽君还会给予奖励。巴桑普尺一直记着徐妈妈的话:“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不管将来有啥志向,都需要知识去支撑。”现在,小巴桑已是拉萨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
20年来,“上海也有我的家”活动累计吸引166名社区居民、33个居民区党总支、9个社区单位参与,共结对藏族学生2700名,95%结对学生考入全国重点或普通高中,50%以上学生考入大学;许多曾在共康中学求学的藏族学生,现已成为西藏各行各业的骨干。近两年,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深化和拓展,街道联手社会组织,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探索“项目化”管理、“专业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彭浦新村街道多次荣获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2014年,街道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