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出奇招
旧自行车换大米
为了清理这些僵尸自行车,新老小区是各出奇招。
小关东里10号院是一座老旧小区,由于没有物业,居民成立了小区工作站,代替物业负责小区的管理工作。
“一边是废旧自行车清理不出去,另一边是居民没地方停车。我们的自行车棚扩建了好几回,就是再想扩建也没有地方了。”无奈之下,10号院小区工作站的负责人卢晞想出了旧自行车换大米的办法,调动居民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处理旧车。
“一辆自行车换一袋10斤的大米。”卢晞介绍,工作站以每辆15元的价格把废旧自行车卖给收购站,而购买一袋大米要28元,中间的差价需要工作站用小区的公用资金补齐。“即使工作站还要再添钱,但这也比盖修车棚便宜,而且还彻底解决了僵尸自行车的问题。”
“旧自行车换大米”这一招儿小关东里10号院已经用了三年,每年都会清理至少40辆僵尸自行车。“小区的车棚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塞得满当当,居民们都挺高兴。” 卢晞说。
同小关东里10号院一样,不少小区都想出了“旧车换物”的办法。还有小区成立了一个修车志愿队,免费为周围社区居民维修破旧自行车。
废旧自行车
处理陷困局
“我们社区一般情况下也不敢随便动,大家都怕把僵尸车处理了后,车主再来找,那可就麻烦了。”小关东街10号院的社区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社区工作者们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早在2006年,海淀区北洼路车道沟小区就曾发生过一场因清理废旧自行车而引发的纠纷。原来,北洼路车道沟4号院的小花园周围,有近百辆废旧自行车,物业决定将这些车辆统一处理。一天下午,物业将这些车集中放到了小花园,告诉居民们认领自己的车,次日会将无主车清理。由于一开始旧车都是摞到一起的,有居民没有找到自己的车,就开始质疑物业的行动,甚至发生争吵,还有居民叫来了110。
面对警察,物业也满肚子委屈:“我们提前公示了呀,而且还特意跟楼长们都打了招呼。”
对于僵尸自行车,物业究竟有没有权利治理?根据《北京市非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社区内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应委托物业公司管理。物业方应在保证基本停车位的同时对小区非机动车辆停放安全等进行管理。对于乱停乱放行为,物业管理方出面制止,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罚,严重的可暂扣其非机动车辆。废旧自行车处置应在城管部门的协调下由各小区物业和居委会进行。
建立回收制度
成业内共识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民在处理废旧自行车的问题上大都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放在小区车棚里任其自生自灭,另一种是卖给废品收购站。
此前曾有调查数据显示,随着自行车的更新速度加快,自行车的回收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有专家认为,每年淘汰的大量废旧自行车将成为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
据了解,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废旧自行车的回收问题特别重视,如自行车的轮胎用环保性的可以溶解的材料制作,很好地解决了橡胶回收问题。
一些业内人士呼吁,应及时建立起相应的废旧自行车回收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废旧自行车对环境的污染。
文婷摘编自千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