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同学关于西装定制的想法吸引了李超,后来他又结识了另外一位与明星团队有联系的同学,于是在李超大三时,三人合伙开了一家西装私人定制公司。这家公司目前在上海有三个工作室,思南路工作室服务于市中心私人定制客户,松江大学城工作室服务于大学生群体,闵行工作室服务于各个企事业单位。
努力走在时代前端
一个市场成熟后,就会出现很多竞争者,如何在高手如云的商场上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李超认为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不断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购买条件。李超的公司提供微信端预约上门量体服务,并计划培训若干线下时尚量体师来应对定制市场更广阔的空间。
谈及公司近期的规划,他对自己的战略很有信心,并为记者普及了“大数据”的有关知识,他希望利用微信端新设一种操作更加方便的系统,利用自主研发的三维立体成像技术使顾客可以更好更快地选择出适合自己的产品。他认为,想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就需要有这种敢于开拓,不断进取,努力走在时代前端的精神。
坚持坚持再坚持
创业的过程中不会总是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李超说:“在创业的过程中,千万次想要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问问自己为了什么坚持了那么久?然后就会咬牙挺过来。”他一再强调:坚持,坚持,再坚持。
在创业的过程中,最让学长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在初期时接到一笔6万元的订单,但因某种原因延期交货,对方因此而拒绝付款。当时由于学长刚步入商业圈,初出茅庐,不懂得如何“圆滑”应对,碰了很多壁。“令我难以忘记的不是那亏损的6万块,而是我从中吸取的教训:第一,这件事使我认识到作为一个商人,一定要诚信,要谨记契约精神。第二,在创业这条路上会遇到很多不可预期的荆棘,要学会随机应变,不可莽撞。”
创业不仅仅是一个想法
在创业时,学校和松江校区政府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免息贷款、资金补助等。同时针对大学生创业辅助政策,他顺便提出了一点建议:政策虽好,但并不能“家喻户晓”,希望能在学校开展一些讲座或是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得到扶持,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刚开始踏进创业的道路,李超觉得不能投入太多,更忌讳盲目投入。他的启动资金主要是合伙人的投资,加上自己平时的积攒和向家里借的5万块。因为公司属于轻运营企业,所以10多万也已经足够。
最后,他告诫在校大学生在创业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寻求机遇,不可盲目追风。创业不是一种想法,而是一个过程,在付诸实践前,要有所规划。剩下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