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四维/大学城
     
本版列表新闻
~~~大学生“重走长征路” 全媒体记者团启动招募
~~~大学生“重走长征路” 全媒体记者团启动招募
~~~大学生“重走长征路” 全媒体记者团启动招募
     
2016年04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征胜利80年后 90后再向雪山行
大学生“重走长征路” 全媒体记者团启动招募
郜阳
■ 云南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中表现红二方面军翻越雅哈雪山的布景
■ 上海市民彭逸民曾花4个多月,用竹筷等材料雕刻完成作品“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 松潘县红军长征纪念园中的大型群雕《艰难的历程》
■ 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红军长征纪念碑
  郜阳 (华东政法大学)  本版图片 CFP

  1934年10月的一个星夜,一支支队伍渡过秋风乍起的于都河,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略大转移。两年后,红色大军汇聚在西北黄土高坡,汇聚在抗日救亡的前线。他们的远征,让中华民族从此有了一个至今为之骄傲的名字:长征。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82年前,在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略转移。这是与强大顽固的敌人、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党内“左”倾教条主义、分裂主义的艰苦斗争,是勇气、意志和信念的严峻考验,历时之长,行程之遥,路途之险,困难之巨,举世罕见。在这样的艰险和艰辛中,红军将士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以弱克强,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是一次划时代的历史转折。它将一个用先进理论武装的政党推向了波澜壮阔的时代潮头,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用一种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激励了一个古老民族自救自强。

  红军长征造就的伟大精神穿越了80年时光,如今依然具有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这种精神,是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支撑下,红军战士一往无前——红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其中5座经年覆盖积雪,行程二万五千里;红二方面军行程约一万九千里,攻占县城92座;红四方面军行程一万里,三过水草地;红25军行程近一万里。长征途中的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

  长征途中,领袖与士兵生死相依、情同手足,指挥员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使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点燃了民族解放的火把。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1935年4月至1936年8月,长达16个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小金、金川、汶川、理县、茂县、黑水、马尔康、红原、若尔盖、松潘、阿坝等地,爬雪山、过草地,经过藏乡羌寨。今年暑假,新民晚报大学版将联合易班网,选拔、组织大学生全媒体记者团,重走这段革命先烈走过的路。

  雪山草地,刻下前辈铿锵的足迹;战火硝烟,铸起先烈英勇的雕像。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前进,让我们细细体会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今天,90后大学生重走长征路,就是要缅怀先辈不朽功勋,继承光荣革命传统,继续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报名方式: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民大学城”官方微信,内有报名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4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6版:大咖秀/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易精彩
   第08版:百宝箱/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职前事
   第10版:创业说/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玩游戏
   第12版:穷游经/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同乡荟/大学城
长征胜利80年后 90后再向雪山行
寻访全国海拔最高的红军墓
“雪山草地”
大学生版第四维/大学城04长征胜利80年后 90后再向雪山行 2016-04-13 2 2016年04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