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大咖秀/大学城
     
本版列表新闻
“诚品书店”文案人李欣频:~~~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诚品书店”文案人李欣频:
创意是一种人格态度
何文琳
■ 2016年10月24日,中国苏州,台湾诚品书店大陆第一家店。
  何文琳 (复旦大学) 图 TP

  大咖名片:

  李欣频,台湾知名广告人、女作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广告研究所硕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兼客座讲师。19岁便成为台湾诚品书店的御用文案,22年去到近50个国家和地区,7年内出版28本畅销书。有“台湾文案天后”之美誉,代表作《诚品副作用》《广告拜物教》等。

  近年来消费市场快速升级,文化创意产业也随之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下,国人愈发青睐将商品消费与情感抒发融为一体的个性产品,愈发注重商品背后的创意价值与文化情怀。作为中国“文创产业”的先驱,台湾拥有一大批诸如“诚品书店”的深入人心的创意品牌。就这些品牌而言,创意文案便是其最鲜明的名片;不少人也正是通过“诚品书店”独树一帜的文案了解到了李欣频老师。

  在李欣频看来,创意是一种人格态度。“文案天后”固然是充满赞誉的光环,但“创意教主”则更符合她内心的期待。她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有创意地活着,拥有自己的生活哲学。她走进复旦大学校园,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生动有料的创意启蒙课。

  阅读与思考

  李欣频好像总是有用不完的能量——“我每年都要出国旅行六次、每年都要写一本书、每年都要看上千部电影、举办上百次讲座”;而她在字里行间展露的生活创意就更是数不胜数。殊不知,这样的旺盛精力背后,隐藏着的是一颗炙热的好奇心,一种对于喜爱之物的绝对专注和阅读执着。“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都来自什么科系,但我首先想说的是,大家要忘记自己的科系。学文的同学一定要多补充理科的知识,而学理的同学也一定要多了解文科的内容。其实我觉得这是我们教育体系的一个弊端,本来一个人应当是文理互补的,不然他看待世界的眼光就是不圆满的。”李欣频自己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她小时候喜欢画画和文学,后来又爱上天文和哲学。在漫漫成长路上,她涉及的领域也是越发多重而交杂。

  “在高中的时候,我一直是班里倒数第一,我那时对于课本知识真的没有兴趣,有时间就看我喜欢的文学、哲学还有佛经。我那时非常想要知道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知识的意义是什么,但是生活中没有人能解答我,包括我的父母都不能。我那时有点小自闭,我不喜欢遇事就问人,而是喜欢自己去找答案,于是我在书里找到了它们,而那时我这种看书解答的方式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思考途径。好多年后我在北大教书时发现,现在很多学生都很‘勤学好问’,但是有时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问别人常常不过是在等答案而已,自己去找寻、去思考往往才更重要。”

  正是这些不论目的的阅读和不走捷径的思考,让李欣频在表达自我方面渐渐积累了丰富而扎实的养料,也为她日后进行文字和创意工作埋下了伏笔。“那时我很多的阅读收集习惯至今都还保留着。比如我看到一部名著还是会去积累里面灵动新奇的句子,看到一部电影则会把里面好的画面和想法放进我的图库。”她说自己正是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天赋、兴趣和渴望抵达的身份,于是在选书看书时有意识地去选择与平衡,注意学科和领域的搭配,注意补充过去与开拓未来。

  强项与弱项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不应该只满足和停留于‘找工作’的阶段,因为你要知道很多工作形式不用多少年就都会不复存在的,就算是那个现在听起来光鲜的公司和头衔,也许不用多久就会全部垮掉。所以你要把决定权交给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学会给自己一个关键词,让自己成为特别而被需要的那一个。李欣频说这首先还是要从阅读中发现自我。她自己每天至少读一本书,“因为一个人在18至28岁所看书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他28岁以后的人生是什么样子。”

  由于长年积累的阅读功底,她总是能快速地抽取出每本新书那百分之二十的独到之处,并将此汲取为自己的新养料。她正是在贪婪的吸取中慢慢融合消化出自己的文字风格和生活态度,让文字本身的力量注入身体之中。“我高中本来是写日记的,后来为了不被家人看懂我就改成写诗。我那时逃课去海边写了一首长诗,还拿了奖,老师也自此觉得我有才华,于是不再刁难我。”那时李欣频终于感觉自己有些特别,也感觉这份特别能帮她换来想要的东西、不被太多不喜欢的东西束缚。

  高三下学期,其他出路被浇灭的李欣频终于安下心来准备联考。她要用一个学期不到的时间学完此前落下的所有课程。“那时我觉得教科书特别枯燥无聊,于是我就索性用自己的理解‘重写’了一遍,那时我一边整理教科书一边参加每个阶段的模拟考,名次不断上升,最后居然考到了全校第一。”李欣频在联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高分,虽然父亲觉得女儿天性怪癖,不允许她报考心仪的台大哲学系,将她“骗”去了台湾政治大学广告系。“大一的课有很多我喜欢的文学、哲学,但是大二以后多是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关,我特别不喜欢,于是又开始了成绩很差的生涯。我记得自己一度很郁闷,不过我的转折是从大三去‘意识形态广告公司’实习开始的。”那时广告业务正盛而公司人手不够,于是广告总监试探性地将一份“中兴公司”的案子给了第一天来实习的李欣频。她凭着自己对文字的悟性,用短短三个小时研究出了公司文案创意部门的风格并进行资料参考,第二天总监看后便当即给了她第一份有薪水的文案工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证明了她多年积攒的快速学习和敏锐观察力

  “广告公司一般上午十点到半夜一点上班,我于是只能选早上的课,并且强迫自己学会把当下每一刻的事情做好,因为我知道那一刻如果做不好,我就再没有时间能分配给它了。于是我上课时会非常认真地整理笔记,拼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还要抓住一切碎片时间见缝插针地写文案。那时我工作压力也非常大,因为我要独立面对客户,很多新技能当天必须要学会。”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说自己慢慢学会了将能力从喜欢的事转移到需要做的事上,一步步用强项来克服自己的弱项。

  克服拖延症

  正是那段经历让李欣频发现自己喜欢的文学、哲学和创意可以这样融合。“所以我衷心地想告诉在座的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多去参与社会,不然你的所学所想很可能会和外界脱节。” 

  她鼓励同学们克服拖延症,“拖延症的弱点就是非要把事情都放在最后一天做完。那么你想想,它是不是意味着你其实可能在第一天就弄完它,这就将弱点变成了优点。”她说自己小学的时候常常将两个月的假期作业都拖到最后一天补完,搞得全家最后都得上阵帮忙。后来她索性把全部工作都放在放假第一天做完,甚至连两个月的日记都是第一天幻想出来的。“你们想做的事情、想成的梦想就更不能推延,不要什么都说十年之约。我们往往低估了一年内能做的事情,但是常常高估了十年后的事。”她现在会强迫自己早早定好计划,甚至提前很早买好预计交稿日第二天的出国机票,就是为了逼自己所有事情都按时完成。李欣频工作几年后也曾用三天时间考研究所、两天时间复习博士考试,这都源于她高效的执行能力。“把每一年当作人生中最巅峰的一年,每年做几件你想做但不敢做的事。”

  最后她还给大学生们提了点理财小建议,她建议大家都努力去开启自己的潜能,用各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独立。她上大学后就没问过家里要钱,一直到现在也都有一个“只存不进”的账户,里面是大部分的薪水,这便是她充实自己用来看书、看电影、旅行等的专项资金。她说,如果现在我们这么做,那么三十五岁时大概就能实现经济独立;日本和台湾人都爱说“35岁退休”的概念,这是一个很美、更诗意的想法,它让你接下来大部分的人生都能完整地属于自己、属于梦想。李欣频老师最后还带领大家完成了人生创意课的启发训练和目标设定,相信同学们在舒缓的冥想音乐中也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创意规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第四维
   第04版:达人秀/大学城
   第05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6版:大咖秀/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百宝箱
   第08版:百宝箱/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公益星
   第10版:职前事/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爱美丽
   第12版:看展览/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多棱镜/大学城
创意是一种人格态度
大学生版大咖秀/大学城06创意是一种人格态度 2016-11-09 2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