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协会是10年前成立的,成员都由居民区推荐,标准是热心公益、关心他人,有一定技能。协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常年开展便民服务,涌现了一批“社区好人”,体现了闪光的“螺丝钉”精神——
安徽人、“卖鱼郎”杨晓月。12年来,他年年为田林五村特困户张老太和智障女儿送鱼上门,每周一次,鱼种翻新,却从未收过一分钱;逢年过节,他都会踩着黄鱼车为另10家“定点户”送鱼、送米、送油和鸡蛋。
江苏启东人石银辉,小区张老伯瘫痪后,他主动挑起为老人免费理发的担子。每次上门,要用1个小时左右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安徽人、做房屋中介的邵胜利,邻居有什么危难总是随叫随到。一次,小区4楼有一户居民家着火,小邵带了一条湿毛巾就上门扑救,在消防车到来之前控制了火势。还有一次暴雨,家住一楼的他不顾进水,把患乳腺癌的妻子、7岁的女儿安顿在家里床上,自己先到隔壁楼,帮助瘫痪的老人家排出了积水。
江苏海门人何栋亮,在田林开店已10多年。平日,为老人背米上楼,陪社区老人聊天。小区有位居民下岗闲在家,不是搓麻将就是喝酒,没事爱坐在他店门口。小邵不失时机做疏导,终于促使他走出家门,到一家单位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