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的精华,知识的海洋。 “一室图书自典雅,百家文史足风流。”书房之雅,贵在有书卷气,有翰墨香。书房有书,蓬荜生辉,洒满阳光;书房无书,华屋无采,黯然失色。
对于藏书家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什么是最理想的藏书?在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有关版本价值的条目中这样介绍道:“最理想的藏书是有作者的签名或题词,或经名流占有、使用并留有印记的书籍。”也就是说作家签名书是最理想的藏书,是名符其实的珍本书。这个说法,与我国收藏界的“一经品题,身价百倍”的说法可谓中外合璧,不谋而合。
早在1991年,巴金先生签名的《随想录》编号本,在一次拍卖中被一位女工以1.3万元拍下,创下了当时现代书籍拍卖的新纪录。巴金闻讯后深为感动,后特地送了一套《巴金全集》给这位平民收藏家,成立收藏名家签名本的一桩佳话。近几年,签名本更是成为拍卖市场的热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莫言,其作品签名本在孔夫子旧书网的标价一下暴涨:《檀香刑》签名本售价188888元,《透明的红萝卜》签名本100000元,《金发婴儿》签名本25888元。
签名本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名家自署、题跋及藏书印记,另一种是作者将著作题赠亲朋好友。前一种题跋书,收藏不易,但价值较高。后一种签名本,如今较易收藏,有的是单作者签名,无上款;有的是写上受赠人“雅正”之类,再作者的签名本。
收藏名家签名本贵在做有心人,重在持之以恒。知名作家曹正文原是《新民晚报·读书乐》专版主编,他在组稿、采访之中,做有心人,专事收藏名家签名本,积以时日,已达3000余册,有人愿出20万的高价购买,被他婉拒,后他无偿捐赠给家乡苏州市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设立“曹正文捐赠签名本陈列室”, 成为国内第一个签名本图书馆。笔者平时注重文房收藏,20多年来,也收有名家签名本近千本。其中有夏征农、郑逸梅、秦瘦鸥、施蛰存、陈从周、黄裳、林放、蒋孔阳、邵洛羊、何满子、冯英子、洪丕谟、徐开垒等,我视为珍藏的是著名国学大师施蛰存的签名本《文艺百话》,施先生曾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文艺百话》是他晚年的代表作,1994年出版,他赠我的是1995年初版第二次印刷本。施先生称我“亚夫仁棣留念”,并钤有他的名章。“仁棣”是年长老师对年轻朋友和学生的尊称,有彼此意气相合之意,多见于书画题款或书信礼仪中。施先生如此称呼,这令人惊喜,也让我惭愧,催我奋进,以不负施先生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