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支“新民晚报”签名笔的故事还是我开的头。
前一阵我接到通知,得知晚报资深编辑曹正文先生在海滨小城开设写作讲座,本该雀跃的心却让我甚为纠结。这是因为这天孙女恰巧轮到我接送。但妻子主动承担了接送任务,她大度地说,机会难得,你去吧。不过她希望我能在下午一点之前赶回,因为她“约好探望病人的事不能变卦”。
等我紧赶慢赶走进小城的会议室,讲座刚开始。曹先生毕竟是老编辑,近两个小时的讲座,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谈起写作的甘苦和对习作者的点拨,让人受益匪浅。讲座的第二个环节是“互动”,看看表,已经是11点多了,如果我错过了这次难得的提问机会,怎么对得起一路搭乘的两部地铁和长途大巴。我没有想到,当我报上名字,讲台上的曹先生即席对我刊登在晚报上的小文进行了鼓励。
当曹先生解答完我的提问,我亦满意地准备打道回府时,想不到曹先生还起身送我,并从包里取出印有其供职报社的钢笔相赠,那场景好像多年相识的老友,令现场听讲者为之羡慕。其实我和曹先生纯粹是编者和作者的关系,和其他听讲者一样,是第一次见到其尊容,第一次听他的讲演。常听一些作者私下夸曹先生“热心”,看来此言不虚,我信了!
我紧赶慢赶按时赶到家,并把笔转赠给等候的家人,看着她爱不释手的样儿,我感慨不已。虽说这笔和其它签名笔并无特殊之处,但因“新民晚报”几个字而意义不凡,可见晚报在读者心中沉甸甸的分量。我珍藏这编者和读者的情谊,更希望家人闲暇之余,用这支笔抒写咱们老年人夕阳红的生活,让更多的读者将欢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