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针对上海人口计生工作的实际,市计生协围绕空巢家庭、流动人口、基层人口计生工作者等三个重点人群,全力打造“独生子女空巢老人”、“流动人口计生协会能力建设”、“关怀基层工作者”计生协三大品牌项目。发挥工作网络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为老服务,满足独生子女“空巢”老人的需求。市计生协“促进流动人口计生协能力建设项目”在参加社会管理十大创新项目评选中,荣获2012上海社会建设优秀项目。从“关怀”的角度入手,为基层工作者提供关爱服务和帮困解难,稳定基层队伍,提升服务能力。为了让更多因实行计划生育而承担风险的家庭得到关心和关爱,在全国首创发行扶助独生子女困难家庭福利彩票,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610万元,争取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提供扶助配套资金116万元,扶助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大病困难家庭5500多户。“幸福工程”项目作为生育关怀的重要载体,市计生协先后在本市10个区县和13个省市,共建立项目点90个,投入幸福工程项目资金2354万元,惠及帮扶贫困母亲的人口达3万多人。市计生协在全国多次荣获“爱心组织”称号。启动上海独生子女保险计划,通过政府推动、协会实施、市场运作、独生子女家庭自愿参加的方式,为近40万户独生子女家庭提供专项保险保障。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至2012年6月,市与区县计生协共筹集生育关怀专项资金9997.37万元。计生协形成“关怀项目、专项扶助、幸福工程、保险计划”四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帮困机制,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给予经济扶助和人文关怀。2013年7月市计生协建立了生育关怀专项基金,启动资金达到475万元。自2014年起,与区县等相关单位通过签约实施的生育关怀公益项目达到93个,已投入项目经费618万元。其中,“阳光大课堂”关怀失独家庭公益项目获得“上海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基层案例”最佳案例奖。2016年,市计生协组织实施“生育关怀社区服务行动”,进一步推动生育关怀行动向基层社区、向重点关怀人群聚焦。市计生协培育与建立“青春健康俱乐部”阵地,成为全国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最多的省市。率先在全国计生协系统推广“沟通之道”家长培训,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开通公众微信号“WE--共同成长”等,成为关怀独生子女家庭和关怀女孩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十年来,上海生育关怀行动实现了从松散的关怀活动向生育关怀制度化的转变。生育关怀行动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纳入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成为改善民生工程。生育关怀行动从单一经济关怀向集心理、精神和人文关怀转变,生育关怀公益项目运行方式,使更多计划生育家庭通过实施项目得到实惠。生育关怀行动通过项目化工作使越来越多的计生协工作者的服务水平和项目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有效地培育和发展了计划生育协会志愿者队伍。实践表明,生育关怀行动充分体现了“关怀为先,惠及百姓”的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级的广泛认同。生育关怀行动的进一步深化仍然面临挑战,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内容上需要拓展空间,从老百姓最需要的事情做起,最紧迫的事情入手,最关心的事情出发,为计划生育家庭办实事、解难题,生育关怀行动永远是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