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专家详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有待完善之处——~~~
专家详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有待完善之处——~~~
专家详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有待完善之处——~~~
专家详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有待完善之处——~~~
专家详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有待完善之处——~~~
专家详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有待完善之处——~~~
专家详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有待完善之处——~~~
     
2012年02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详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有待完善之处——
这场“血荒”来自何处?
董伟 丰家卫
  近日,一条求献血的微博在网上流转。那是河南人程云涛发的。他三岁半的儿子保罗患了白血病,好不容易住进北京道培医院,却被告知不能手术——因为没血可输。 

  血确实缺。道培医院里上百人的治疗都停了下来。医生让程云涛自己想办法。一个志愿者的血救了保罗的命。随着日益严重的“血荒”,程云涛式的遭遇正在变得越来越平常。人们不能不思考这场“荒”来自何处,如何消除。 

  原因一:观念问题 

  人民日报社会版与人民网2010年11月份所作《今天你献血了吗?》的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7814人中,因为害怕被传染上病而没有献血的人占13.2%,担心献血对身体有伤害的占5%。 

  北京大学教授孙东东认为,中国人献血率低,一个重要原因是观念问题。中国人和西方人观念不同,中国人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保持完整性。这个观念不仅成为了献血的桎梏,也阻碍了器官捐献的发展。然而,“在一些国家,人们通常认为献血是光荣的事,很多公民主动去,中国人却觉得能不献血就尽量不献。” 

  记者对采血车进行观察和走访之后,一个最大的疑问就是:为什么去大医院进行一次正常的血液化验,大概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出结果,而在采血车上只需要三分钟? 

  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的一名员工告诉记者,3分钟的快速检验与我们平常在医院做血液化验不同,献血时,检验的东西比较少,主要排除相关的血液传染病。而平常在医院验血多是为了辅助诊断或加强确诊,所涉及的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等很多种,因此颇费时间。 

  军事医学科学院许金波教授告诉记者,血液是一个再生的组织,现在采血的量远远构不成对肌体的伤害,它很快会恢复过来。 

  原因二:不透明 

  中国青年报一项网上调研显示,83.8%的人表示人们不愿意献血是因为制度不透明,担心献血被牟利。医疗用血的成本成了一个大家很感兴趣的问题。 

  孙东东说,有偿用血,这个“偿”不是针对血液来说的,而是针对血液的采集、储运、保管以及临床输血、净化分离而言。比如采集血液要有经费。并不是这边献血,医院那边直接就输给患者。采完以后,血要处理,需要在血库里储存,保持低温;输血时还会产生交通费;取的过程中还有储运,拿到医院以后还要配血等等,这些都会产生费用。所以有偿用血的钱并不是血液本身的费用。 

  《献血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目前,全国统一价格是每200毫升220元。 

  武汉市血液中心主任陆华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目前我国手术病人出院以后,出院的收费单里输入异体血液的费用是和检查费、医药费、护理费、床位费一并罗列的,容易让病人和家属将异体血液和药品等同起来,他们不一定想到广大无偿捐献者的爱心是无价的。 

  事实上,在各个国家,因为采血、检测、储存等产生的费用一般都是算到需要用血的病人身上的。而且由于人力成本比较高,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医疗用血成本要比中国高得多。在美国,一个单位(200毫升)全血的价格平均约为300美元;加拿大一个单位为264.81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国家,献血者并不像中国享有以后用血的优惠。 

  《献血法》:亟待完善 

  血荒引发了修改《献血法》的讨论。《献血法》自1998年实施,距今已经14年了。这部不到3000字的法律对于中国血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情况的变 

  化,它的局限和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关于无偿献血的种种新问题也亟待法律来回答。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主任朱跃国提出,血荒等新问题的出现说明,无偿献血模式急需改进,《献血法》有必要考虑应急保障的制度设计,即一旦出现非常情况该如何应对。 

  他还指出,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献血法》中有的规定显得不够明确,在执行中也暴露出尴尬来。比如对无偿献血者的鼓励政策就很模糊,各地的办法也五花八门。深圳称一次献血终身免费用血;上海说献200毫升,5年之内可免费用1000毫升;还有的城市表示献血800-1000毫升以上终身免费用血。 

  孙东东指出,从“郭美美”事件可以看出,造成血荒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长期只注重技术标准,忽视了程序规范,程序不透明,老百姓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做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应先行,这是修改法律的基础,这个都没有的话,其他的就很难了。” 

  中国青年报(董伟  丰家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考察官员最紧要是“公仆之德”
下班时间
这场“血荒”来自何处?
去年我国商业银行利润超1万亿
武汉地铁争议广告招标被认定无效
佛山高明区悬赏征歌词引质疑
讣告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4这场“血荒”来自何处? 2012-02-20 2 2012年02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