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体育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2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改七”究竟好在哪
厉苒苒
  首次在室内比赛中采用七步上栏,刘翔收获的是比预期更大的惊喜。出征前,教练孙海平曾谨慎表示,刘翔今年如果室内赛能跑到7秒50左右,对他室外跑进13秒是绝对有帮助的。伯明翰夺冠破亚洲纪录,刘翔用成绩证明了自己近一年对起跑技术的改变是成功的。从专业角度解读,八改七,究竟好在哪儿?

  启动快

  在跨栏项目中,一般身高腿长且爆发力强的都采用七步,中等身材则用八步。通过长期训练,刘翔在身体力量方面已超越了大多数的亚洲选手,这也导致他在采用八步上栏时,在第一个栏架前,需要踩一步“小碎步”,能量必然流失。将起跑技术进行改动,这部分流失的能量就得以保存。

  此外,八改七也让刘翔启动更快。起跑时,迈出第一步的从右腿改成了攻栏腿左腿。一般来说,攻栏腿的力量更大,用在第一步,蹬地力更强,也使刘翔获得更好的启动力量,起跑也因此更快了。

  步骤少

  从一个直观的角度看,同样距离,一样步频,起跑八步改七步,时间必然是缩短了。而从专业角度来说,新技术也有利于重心前移。由于七步上栏对于力量要求更高,因此运动员在起跑时,所需要后蹬力远大于八步上栏。起跑的前几步,整个身体与地面形成的角度更小,攻栏的时候就更为主动。

  用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刘翔完成110米全程约为41步,假设成绩在13秒以上,每步平均耗时将超过0.3秒,这意味着他少跑一步就至少节约0.3秒。因此,之前教练曾透露的在训练中,刘翔起跑阶段提高到0.2秒就顺理成章了。也正因为这样,将成绩从7秒55提高到7秒41。

  心有底

  撇开纯技术的讨论,很多人其实都忽略了一点。起跑八改七,一定程度上也带回了刘翔对比赛的热情和自信,是一个心理重建的问题。

  重回110米栏的赛场,对于曾经辉煌过的刘翔来说,踏上跑道最需要克服的也许是自己的心魔。按照以前八步上栏,起跑是用曾受过伤的右脚迈出第一步,全身的力都集中在曾经的“阿克琉斯之踵”上,受伤的阴影挥之不去,情绪很难不受影响。而如今,起跑第一步变成健康的左脚,这也让刘翔少了后顾之忧。这也许正是刘翔自己主动提出八改七的真正原因。

  本报记者  厉苒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刘翔踩点“伦敦碗”未能如愿
“八改七”究竟好在哪
申花明踢教学赛售票50张
欧洲足坛战报
上海队遭升班马逆转
收视指南
新民晚报体育新闻A19“八改七”究竟好在哪 2012-02-20 2 2012年02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