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路桥下 墙体开裂现“管涌”
记者先来到位于河南路桥下的一段北苏州路,桥下地势较低处,岸边上街沿和地面如同被暴雨冲刷过一般,湿漉漉的。源头很快找到。只见河边的水泥防汛墙裂开了一条大缝,裂缝沿着3米多高的墙体,自上而下笔直贯穿。豁开的裂口可伸进两根手指,裂缝有被硅胶修补的痕迹,但“伤口”又重新开裂了。
裂缝还出现了“管涌”。只见拳头大小的一股激流从“张口”的防汛墙里喷射而出,流向马路边的下水道,还“辐射”至整条马路。
福建路桥下 上街沿遍布“泉眼”
继续前行,来到北苏州路福建路桥下。靠苏州河一侧上街沿上,十几个小泉眼正在不断向外喷水,宛如“趵突泉”十分壮观。这些小喷泉有三四厘米高,手指般粗细,水流量堪比十几个水龙头。最令人惊奇的是,旁边防汛墙墙角,一股筷子粗细的水流如水枪飙射而出,飙射方向与地面平行,随后呈抛物线汇入地面积水。
喷出的“泉水”由上街沿向马路流淌,因两者间有近10厘米的落差,形成了一道四五米宽的“瀑布”,流向马路一侧的阴沟(见图陈浩摄)。随着阴沟入口积满垃圾和水流量的增大,积水泛滥至桥下几乎整幅路面,形成一大片“池塘”。记者看到,来往行人都踮起脚尖,助动车自行车也放慢车速淌水而过,若是有车速稍快的汽车和摩托车,就会溅起一层层“浪花”。
光复路乌镇路 跳开马路又“冒泡”
走完北苏州路,继续沿着苏州河北岸走,过西藏南路就是光复路。记者在光复路乌镇路附近又看到“一景”。此处位于光复路北侧,与防汛水泥墙隔光复路相望,渗水现象居然“跳开”一条马路,又“重演”了。
这里水泥地面上出现了多条长段的裂缝,“泉眼”明显,不时从里面“冒泡”渗水。积水在人行道和马路一侧蔓延开来,顺着马路边流向10米外的排水口,绵延成一条小溪“川流不息”。旁边有一个停车协管员的亭子,亭子宛如置身于“汪洋”之中、“瀑布”之上。值班协管员连叹苦经:“进工作亭要跳着走,至少已经持续几个月了。”
网友“把酒散人”呼吁,苏州河边地势较低处渗水比比皆是,不禁让人捏把汗,“还影响路人通行”,希望有关部门重视防汛工作,及时修补渗水的漏洞,不要让过往的行人“步步惊心”。
实习生 丁枫 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