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做空机构香橼研究(CitronResearch)的突然袭击,恒大地产(HK.3333)开始全面反击,发布了详细澄清公告,逐条反驳香橼的做空报告。如恒大表示公司实际借款只有约517亿元人民币,短期借款更只有约102亿元,净负债率处于67%的健康水平,并不是如香橼所说的“夸大资产或少报负债”。同时,恒大在2011年的合约销售额近804亿元,当年实际回款约681亿元,回款率理想。
恒大指责香橼的报告将预收账款、递延税款、应付税款定义为借款,但这样的定义并不符合市场惯例。“这几个会计账目都是同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的,根本不是融资性的负债。特别是预收账款,更是只需在交付物业时转出,不存在偿还现金的问题。”
又如对于67亿元的高利息信托借款,恒大指出,2011年年末信托借款平均利率约12%,而香橼所说的利率20%-30%的信托借款是毫无根据的。
此外,香橼报告称恒大透过贿赂当地官员以大幅低于当时市价的价格获取土地储备并涉嫌恶意闲置土地,恒大则表示,公司所有的项目都是依法依规取得,取得土地后一向快速开发、快速销售,从来没有一块闲置土地。
而针对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的个人质疑,恒大方面更是直斥其为无稽之谈,表示公司投资足球、排球以及涉足很少的文化产业并不是因许的个人爱好,而是提升公司品牌的行为,这些投入也远没达到香橼所说的162亿元。“2011年,足球投入约5亿元,收入约4.2亿元,实际净投入为8000多万元;排球、文化产业等合计投入资金则不足7000万元。”
恒大表示,香橼的相关指控完全失实,公司正考虑采取法律行动。
而业内在关注恒大快速应变的同时,更将议论转向国外专职机构对中国上市公司恶意做空以牟取暴利的行为上。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正是对冲基金借做空机构大肆造谣以期形成市场集中性恐慌,进而操纵股价暴跌,以掠取巨大的差价收益,而近年来做空机构袭击中国企业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中国企业在必要时需要联合起来进行有力反击。
目前来看,恒大的“反击战”已经初步奏效,获得了各大投行的纷纷力挺,如摩根大通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5.7港元不变;瑞银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5.5港元。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