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指点”
作文,从小学起便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大部分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写到高三毕业,近十年的写作经验,怎么会有人“零起点”呢?但在“新民晚报中高考办公室”语文特级教师的眼中,没摸到写作“门道”、未掌握写作“技巧”,即使写过再多的课堂习作或应试作文,但实质上只是属于没有基础的“零起点”。许多一看到写文章就头疼、对考试写作持“放弃”态度的学生,大多都属于这个范畴。这些“零起点”的学生应该怎么办?在高考前有限的时间里,有可能在写作上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吗?
本报暑假开设的“10天写作提分班”,就是针对广大高中生普遍存在的、想提高作文分数却无从下手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系统指导和专业训练,目标锁定在帮助大家“守住高考作文二类卷、冲刺高考作文一类卷”。即使是“零起点”学生,通过课堂上传授的“高考语文应试写作技巧14招、审题技巧10招”等,也能产生“质”的改变。如果能将一个作文成绩滞留于“三类卷”49分左右的同学,通过10次课程,提分至“二类卷”59分左右,看似每次教几个技巧,进步一点点,但十天积累下来却迈出很大一步,作文实实在在完成了一个档次的飞跃。
今年的高考作文难住了不少考生,如何在下笔前正确并快速地构思一篇“上乘”的作文?“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到底在讲什么?真正的关键词究竟是什么?“微光”到底指什么?为什么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而天才们却将这些“微光”留在了伟大的作品中?材料中的“天才”与“人们”分别代表了什么?出考卷的老师真正得意图到底是什么?难住大部分学生的首先就是“审题”关,连“写什么”都不知道,就无从谈“怎么写”了。因此,语文特级教师们一致认为,“10天写作提分班”首先就要讲审题和立意,掌握高考作文得分要领,再加上一个正确、新颖、深刻的立意,好文章往往已经成功了一半。
除上述“审题技巧10招”之外,“高考应试写作技巧14招”将为学生一步步清晰地“分解”:选材、结构、语言、开头、结尾、结尾前的“高潮”与“转折”……仿佛在教同学们做化学实验,各个操作步骤之间顺序清晰,每个操作步骤要求明确。10天里,每天针对其中一项,集中精力“各个击破”,10天下来不知不觉获得写作的全面提高。在暑假“10天写作提分班”里,希望大家不仅要认真听,还要认真练。授课老师承诺学生,无论课内或课后、片段练习或全篇习作,只要同学们愿意写、愿意交,老师都会认真批改并做出点评。
本次特邀“四大名校”语文特级教师担任教学总顾问,授课老师也是上海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及语文高考界元老之一,无论你是“新高三、新高二、新高一”学生,无论你是“有基础”还是“零起点”,相信在好老师的好方法引领下,提高高考写作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
新民晚报中高考办公室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