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本市全面发布10个国控点PM2.5试点监测数据的第一天。得益于昨夜一场大雨,首份PM2.5答卷非常漂亮,整个上午全部未出现超标,且全部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按照新标准,全部达到“优”的空气质量水平。
稍让人意外的是,作为对照点的青浦淀山湖站今天考分为最后一名。今天凌晨0时至记者发稿时,青浦淀山湖站监测值一直为10个国控点中最高。上午9时,青浦淀山湖站监测值为29.0微克/立方米,是截至记者发稿时最高值,卢湾师专附小最低,为8.0微克/立方米。上午10时,青浦淀山湖站监测值有所回落,但仍最高,为25.0微克/立方米,浦东川沙站监测值最低,为11.0微克/立方米。本应是第一名的青浦淀山湖站为何成了倒数第一?市环境监测部门表示,目前仍在研究中,可能与风向有关。
整个上午,全市平均浓度的曲线图呈45度角上升——从五六时的6.0微克/立方米左右,到10时的17.0微克/立方米。
今天上午,在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网站的“PM2.5试点监测”网页上,还首次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用绿、黄、橙、红、紫、褐红色分别代表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6类空气质量水平,在地图上标注了10个国控点。今天的这张地图上,一个个绿色的圆圈,赏心悦目。
市民可登录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网站(http://www.semc.gov.cn)查询各国控点及全市平均的最近小时浓度值、最近24小时浓度均值和最近24小时浓度变化趋势图,也可通过新浪网、腾讯网、东方网、新民网四大微博平台关注市环保局政务微博“上海环境”定时发布的PM2.5浓度信息。
上海市环保局表示,今年年底前将正式发布10个国控点全部基本项目(6个指标)的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和评价结果(A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