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65米口径佘山射电天文望远镜建造工程9月底竣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高级工程师凌权宝一周两次跑工地——~~~
65米口径佘山射电天文望远镜建造工程9月底竣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高级工程师凌权宝一周两次跑工地——~~~
65米口径佘山射电天文望远镜建造工程9月底竣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高级工程师凌权宝一周两次跑工地——~~~
65米口径佘山射电天文望远镜建造工程9月底竣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高级工程师凌权宝一周两次跑工地——~~~
65米口径佘山射电天文望远镜建造工程9月底竣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高级工程师凌权宝一周两次跑工地——~~~
65米口径佘山射电天文望远镜建造工程9月底竣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高级工程师凌权宝一周两次跑工地——~~~
65米口径佘山射电天文望远镜建造工程9月底竣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高级工程师凌权宝一周两次跑工地——~~~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65米口径佘山射电天文望远镜建造工程9月底竣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高级工程师凌权宝一周两次跑工地——
爬上70多米高钢梯做“技术督查”
董纯蕾
■佘山射电望远镜工地上的高级工程师凌权宝,经常要顶着烈日在工地上上下下爬几十层楼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佘山脚下,老远就能看见一架颇有“巨星范儿”的大型天线。尤其是这几天蓝天白云的,这个70余米高的“庞然大物”显得分外雄伟。射电望远镜界的“亚洲冠军”——65米口径的全天线可转动佘山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建造已近尾声,正在进行内部电缆安装、控制室设备安装等收尾工作。

  对中科院上海天文台高级工程师凌权宝来说,无论风吹日晒、酷暑严寒,一周必得两次跑工地的生活,即将告一段落。65米佘山射电望远镜9月底就能竣工了,精细的设备调试工作即将展开。首批交付使用的波段,明年就将承担为“嫦娥三号”保驾护航的重大任务。

  前天,凌权宝领着记者攀至射电望远镜的二层平台,在烈日下体验了这份为了“天线的严丝合缝而一丝不苟”的“技术督查”工作。

  登高是家常便饭

  前天下午3时30分,记者随凌高工攀上了射电望远镜的楼梯。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后,这是高温日的工地工作时间表。即使避开了日照最强烈、地面温度最高的时段,被盛夏阳光“毫无保留地关照”的滋味还是可想而知的。

  70多米高的大型射电望远镜,正式使用时有电梯可运送人员。但眼下还在建设施工阶段,上上下下,都得靠两条腿爬楼梯。这是一部全镂空的之字形钢梯,出于减重和防滑的考虑,只能铺设镂空踏板。才爬了两截钢梯、转了两个弯,记者便感觉脚底有点“飘”了。好不容易爬上了18米高的二层平台(俯仰驱动平台),怎么也不敢再往上了。

  在平台上站定,透过脚底的网格,能清晰地感受自己所在的高度;地面的风不大,可到了高处直吹得人东摇西摆。

  “别怕,我看你爬得也不吃力嘛。”凌权宝笑着说,“我自己一次登顶也吃不消,通常爬到一半(37米高的俯仰轴平台),也得喘口气。”凌权宝今年底就要满60岁了,皮肤黝黑,论身板怎么也看不出快到退休年纪了。过去两年间,他和范庆元总工、余宏副研究员三人轮流值守工地。

  高温多雨最揪心

  大型射电望远镜的建设工地,为确保天线安装精度,对天气颇有要求。大风、大雨、起雾、结冰,都不能开工。哪段日子最紧张最艰苦?还是最近这几个月,先是多雨后有高温,正赶上“三大吊”(即天线俯仰机构、主反射面背架、副反射器吊装)的时候,最难捱。“主反射面背架吊装那天,天一直阴着,我们的心都悬着,直到吊装成功。”

  给记者介绍起这台65米射电望远镜,凌权宝如数家珍。最让凌工引以为豪的,恐怕得数天线底部的无缝轨道了,“这是国内第一个射电望远镜的无缝轨道,是一段一段焊起来的。天线的精度、寿命、耐用性都因此大大提高了。”

  “现在的工艺水平高多了。”凌权宝亲身参与了两大射电望远镜的建设:上世纪80年代的25米射电望远镜和正在建设中的65米射电望远镜,都在佘山,工期都差不多是2年。“25米那架,当时也是全国第一,那时做梦也没想到今后我们自己也能造65米这么大的天线。”

  嫦娥三号在召唤

  用望远镜探测浩瀚的宇宙,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而且可以用天线来接收,因为天体除了发出可见光以外,还会发射电磁波。射电天文望远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通过接收天体的无线电波或主动发射电波并接收回波,确定遥远天体的精细结构和精确定位。所以它被形容为“宇宙中的顺风耳”,口径越大,“听力”越好。

  明年,嫦娥三号的“奔月旅途”中,就将有佘山65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加入我国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密切监测和精确定位探月卫星的运行轨迹。往后,我国的火星探测器也需要它来“保驾护航”。在射电天文研究领域,它将对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的探测研究有所贡献。

  本报记者  董纯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奥运特刊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伦敦眼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国际新闻
   第A32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4版:职场方圆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人才/留学招聘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科学咖啡馆
   第B19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20版:教育周刊/人物专访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移民留学
   第B24版:人才
卫生老师不能只会涂红药水
三所开放大学在京举行成立大会
爬上70多米高钢梯做“技术督查”
39个本科专业列入“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上海国际友好城市 青少年夏令营闭营
申城将建视障、听障教育指导中心
类风湿关节炎规范化诊疗项目启动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11爬上70多米高钢梯做“技术督查” 2012-08-01 2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