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作新魅力
早在2009年5月,佩雷拉就来到上海寻求合作机会。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与上海大剧院洽商了歌剧《波希米亚人》的共同制作。当时他就对记者说:“每一届萨尔茨堡艺术节上演6部歌剧,在制作成本日益提高、经费也越来越少的今天,大多数剧目多年来只能靠复排来维持。我认为,老戏复排难以吸引新的观众,如果用仓库里的布景舞美应付,不但会失去老观众,新的观众更不会来,艺术节肯定会失去品牌魅力。但是,新制作需要投入更多的经费。所以,我想通过多方跨国合作,实现每届必须有三分之二的剧目为全新制作的目标。”经过三年的筹备,已经开幕的本届萨尔茨堡艺术节将从8月1日起到9月2日,连续上演7部歌剧,其中,6部为全新制作,每部演5至9场,门票早在半年前就已售罄。显然,佩雷拉上任的第一年,就实现了当初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名家多合作多
《波希米亚人》采取了双方共同投入、两地轮流上演的方式,双方都节省了制作经费,一流的团队又保证了一流的艺术质量。据悉,在萨尔茨堡艺术节演出后,这部歌剧将在上海大剧院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开幕大戏。事实上,在本届萨尔茨堡艺术节中,佩雷拉还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合作了两部歌剧,当然,他的这种做法,并非仅是为了减轻经济负担,他另有理由:“萨尔茨堡是一个不到20万人口的小城市,艺术节的观众则来自世界各地。与世界各地的剧院合作,可以融入丰富的元素,使观众产生欣赏的亲切感。所以,这样的合作,非常重要。”
门票俏搞转播
在莫扎特故乡举办的萨尔茨堡艺术节,早年为纯粹演出莫扎特作品的音乐节,如今已发展为以歌剧和芭蕾舞剧、话剧为主的综合性艺术节。佩雷拉介绍道:“歌剧场次占45%,芭蕾舞剧和话剧占45%,音乐会占10%,构成了萨尔茨堡艺术节的特色。今年为期45天的艺术节,演出场次将近250场,观众将近百万。”记者看到,由于所有的演出都一票难求,萨尔茨堡的几个广场上,已经搭起了巨大的电视墙。佩雷拉解释道:“每部歌剧首演时,我们都会进行公益性的实况转播。游客既然冲着艺术节从世界各地赶来,总不能因为无票而让他们扫兴而归吧。”看来,去年柏林爱乐在上海演出的广场公益转播,也再现于萨尔茨堡。不过,佩雷拉考虑得更多的,还是经济效益:“今年萨尔茨堡艺术节1300万欧元的经费,来自企业筹款、政府投入。观众来这里要住宿、消费,拉动的经济效益预测达到3亿欧元,所以,我们不能亏待观众。”资深记者 杨建国(本报萨尔茨堡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