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是收藏专家,著名的文化学者,尤其对陶瓷、玉器、漆器、古家具等有深入研究。他不仅在文物市场上善于凭借慧眼“捡漏”,而且在写作中也能做到别具一格,其文笔流畅细腻,亲切感人,文章大都写得情真意切,意味深长。然而,与他识宝的“慧眼”不同,在文字方面却常常给人留下“粗心”的印象。
有些差错显然与水平无关。比如《租房》中把“脱缰之马”误成“脱疆之马”,《空饷》中把“外快”误成“外块”,《李白与李煜》中把“吟诵”误成“吟涌”,《停电》中把“九霄云外”误成“九宵云外”,《慈善》中把“羸弱”误成“赢弱”,《知了》中把“竹竿”误成“竹杆”,等等。这类差错只要他能像鉴宝一样多看上一眼,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还有些差错是学习过程中的粗心造成的。如《母亲全家福》一文中多次提到他父亲的军人身份,如“父亲是军人,一副行武英气”“父亲行武出身,但有些文化”等等。其中“行武”为“行伍”之误。“行”与“伍”原本都是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士兵五名为一伍,二十五人为一行。后世便用“行伍”指军队。再如《路东之》中回忆古陶文明博物馆的创办人路东之时说:“一次深夜过半,我提醒他说‘天要下雨了’,委婉逐客,东之却以嫣然一笑对之……”成语“嫣然一笑”形容女子笑得很美。而路东之是男性,无疑用得不妥。
当然,也有些差错,暴露出了马未都的“短板”。如《译菜名》中说:“比如麻婆豆腐,就是一脸麻子(雀斑)的女人做的豆腐……”这个括注无疑不对,麻子,即出天花后留下的瘢痕,也指脸上有麻子的人。雀斑,是皮肤暴露部位(如面颊和手背等处)的褐色或淡褐色针头至黄豆大小的斑点,与阳光照射有关。马未都把两者等同是违背常识的。